nyancatflies

nyancatflies

加入于 · 2024-02-02 10:50:52
avatar
@nyancatflies@alive.bar

@CinnamomumDL @swy2020 这么说有人觉得川普还不够右……养蛊反噬了这是……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nyancatflies@alive.bar

@old_Liu “30依然可以健康,所以所有肥胖都对健康没有影响”
既然承认30可以健康,难道不是证明所谓“肥胖”是个非常没用的概念?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nyancatflies@alive.bar

@old_Liu 美国流行病学家Katherine Flegal与2005年和2013年发表的两项研究,使用不同方法,都证明BMI在25和30之间的群体死亡率最低。此发现与既有主流观点相悖,但却经受住了科学的考验。然而Flegal本人却因此遭到了严重的学术欺凌(academic bullying),原因只是她的发现挑战了权威。也有人支持她:例如,美国应用数学家Diana Maria Thomas长期研究营养学的统计数据,表示Flegal的发现验证了肥胖悖论(obesity paradox)。由此可见,科学家也是凡人,并不是没有偏见的,而为了真理挑战权威的精神难得可贵。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nyancatflies@alive.bar

@old_Liu “减肥对于某些疾病的影响程度小于1%” 我说的是长期保持体重降低不会反弹的人小于1%。如果像你说的那样,减肥的目的是“防病”,那么你应该想一想你想达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是“健康”,那你的目标应该是达成某种生活习惯,而不是体重秤上的数字。
“非典型”厌食症的发病率高达5-12%。所谓“减重手术”的并发症几率更高,换成别的手术这么高的概率都是不可接受的。

我建议你去查一下历史,包括2013年美国医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MA)成员投票认定BMI>30为疾病,与之前AMA科学委员会的意见完全相反。AMA专家认定胖不是疾病的理由是:BMI应用于个体的准确性存疑;肥胖疾病化会导致过度医疗,而不是鼓励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根本就不是投票投出来的,要靠实践获得证据。结果就是这一个投票,导致减肥这一本来属于时尚美容领域的行为医疗化,尽管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支持是有益的。
www.theverge.com/20...

查看详情

The Verge

In controversial vot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declares obesity 'a disease'

The Verge is about technology and how it makes us feel. Founded in 2011, we offer our audience everything from breaking news to reviews to award-winning features and investigations, on our site, in video, and in podcasts.

0
0
0
avatar
@nyancatflies@alive.bar

@old_Liu 不懂胖人的live experience就不要乱推测。
无数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减肥,不仅鲜有人不经历反弹(少于1%的人能成功),而且所谓的减肥的健康功效是一处也没有。越减越肥不是意志力薄弱,而是减肥的必然。关于这一点,我建议你读一下Intuitive Eating,了解一下减肥在生理层面上的影响,以及减肥对于身心健康的危害。

任何一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如果成功率小于1%,而且其副作用大到可能致死,它早就应该被淘汰了。唯独减肥仍然“屹立不倒”。为什么?因为偏见。

一直以来,精神病学界不承认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会出现在BMI低于18的人群中,至今仍然如此。如果BMI高于18,患者会得到“非典型厌食症”的诊断。这个标准一直遭到批评:进食障碍应当以行为的异常为标准,而与BMI无关。由于BMI高出诊断标准而遭遇延迟诊断的患者不在少数,而厌食症乃为死亡率最高的精神疾病。理论上,“非典型”厌食症并无BMI上限,也就是说会有超过25时就出现症状的患者,而据患者的self-report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事实上,“非典型”厌食症的发病率要比“典型”厌食症高得多。但世界各地医生办公室里上演的却是医生几乎清一色地命令BMI>25的人减肥,并且庆祝体重降低。不得不令人警惕。

关于高体重和代谢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之后到底是什么,目前证据最强的理论是社会经济水平,也就是阶级。“三高”是社会不平等的疾病。在2型糖尿病中,这个理论已经被验证了。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nyancatflies@alive.bar

@old_Liu 敲黑板:correlation does not equal causation (相关不等于因果)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nyancatflies@alive.bar

B站罕见病博主真是敢说,不怕封号。B站“罕见病万里行”采访了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患儿的家长。SSPE是一种罕见的麻疹并发症,麻腮风疫苗可防。视频里家长提到,孩子10个月时得了麻疹,而按正常接种流程,麻腮风疫苗在8个月时接种。而且家长没有提到后悔没有及时打疫苗,说明很可能是按时接种的。一个健康婴儿,没有immunocompromised,接种麻腮风疫苗后出现SSPE一类严重麻疹并发症的概率应该为零。
说到问题疫苗,国内持不同政见者首先想到的是“疫苗宝宝之家”,即问题疫苗本身致病致残。但实际上这样的例子是少数,更多问题疫苗本身不会致病致残,但完全无效,打了等于没打。无效疫苗的潜在受害者绝对更多,其一大特征就是某种本来应该少见的传染病仍然在流行。一个孩子10个月大时得了麻疹,这么小还没上托儿所吧。是谁传染给他的?一个麻疹病例背后一定有一堆病例,这么多人形成小规模outbreak,又没有广泛的反疫苗现象,说明什么?估计当地至少有一批麻腮风疫苗有问题,接种的这一波孩子都没有产生对麻疹的抵抗力。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nyancatflies@alive.bar

@chaossea 同感……所以所谓“社交媒体成瘾”的本质跟强迫员工回办公室上班是一个道理。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nyancatflies@alive.bar

@heyjoe @yanerL 医学也就妇儿和家庭医学是特例,从数据看女性专科医生大量集中在妇儿两个科室,社会禁忌和性别刻板印象综合作用的结果。英国的数据,女医生大多是GP(GMC把医师执照分为GP和专科两类),专科除了妇儿就没多少是女的了。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nyancatflies@alive.bar

@estherr 身材焦虑不只是审美标准的问题,还与道德有关,其中一大常被忽略的来源是医疗。
“要么瘦要么死”最肆虐的地方其实是医生的诊室。这个“死”可以替换成任何和高体重相关的严重疾病,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而疾病在人类历史上常被社会与不道德相联系起来,尤其是致病机理不明确的疾病。故胖是不道德的,胖人的健康问题总是被归咎于体重,医学界系统性地用BMI卡健康标准,超过25就会被要求“减肥”。然而仔细看证据,correlation does not equal causation,至今没有一人能证明“肥胖”对健康有害。刻意减重的长期成功率也属现代医学所有疗法中最低。只要医学界仍然抱残守缺,不放弃以体重为中心的范式(weight-centred health paradigm),身材焦虑就不会停止。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nyancatflies@alive.bar

@chenlulu 我是女的……你们随便鉴男有意思吗?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nyancatflies@alive.bar

@chenlulu @echo_lkp 作为一个在英语国家待过的人(英国,因为留不下被迫回来),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不是所有数学天才都能上MIT。一个非英语国家的未成年人,高中没毕业破格被MIT录取,是非常难的,光有数学天分绝对不够。语言关、文化关都得过,才能适应美国的环境,自己必须忍受与父母分离的孤独,而且留学生学费对于普通中国家庭是天价。除非父母一开始就打算把孩子送出国,从小上大城市的国际幼儿园、国际学校。这样的家庭,江苏省内恐怕也就南京有,而且也算所有南京户口中的极少数。
如果她是ABC(出生在美国的华人,自动获得美国籍),那还有可能,但作为少数族裔,这条路也不好走。你看到美国数学竞赛有不少华人冠军,那些是清北工程师的孩子,是父母有意往数学方向培养的。随机出现在一般人群中的数学天才大部分没这个条件。现在光是为了一个affirmative action,美国各个族裔之间已经打得头破血流了,你说对于一个华人而言,MIT好不好上吧!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nyancatflies@alive.bar
@shqm2 @solidotbot 不尽然……生长激素替代疗法用于生长激素缺乏的证据是充分的,但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工业合成人类生长激素的技术还不存在,只能从尸体提取。从猪胰脏中提取的猪胰岛素曾经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由此引发过敏等一系列问题。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礼来公司发明了用转基因大肠杆菌制造人胰岛素的方法,问题才解决。
查看详情
0
0
0
没有更多数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