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文详情
avatar
@DimiJessie@m.cmx.im

最近几次和视障咨询的见面让我深刻认识到什么叫all behavior is communication。弟弟和老师在zoom见面,他自然想抢ipad过去玩。我自然是要跟他谈条件加恐吓(consequences)。但是老师从来不做这两件事,他做的两件事是,第一,课程设计符合弟弟兴趣,用各种方法帮助他参与课程,第二,和弟弟一起分析为什么他会有不当行为。他的意思是,如果材料太难或者没有意思,弟弟就不能access就会觉得无聊于是就想抢ipad玩。他利用弟弟犯浑的时候教他识别自己的视觉疲劳,给他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提供他方法用其他的感官路径获取信息,帮助他分析自己的行为让他意识到他的胡闹是逃避行为,逃避是因为视觉疲劳和材料太难,于是教他解决视觉疲劳的方法。
弟弟再怎么闹,这一个过程下来也是有很多收获,肯定比我们习惯的谈条件和恐吓要有用的多。
我觉得这也像是有罪定论和无罪定论。他们认为孩子天生是想学习的,不学是因为有障碍,要去除障碍。我们的文化是孩子天生是贪玩不想学习的,不学习就要治孩子。
效果是什么呢。上一次弟弟明白自己的视觉电量是25%,但是通过足够吸引他的课程内容和多种感官途径,他学完了那日的内容。今天的内容没有学完,但是在没有引起双方情绪冲突的情况下,还是学了一部分,并且根据他的兴趣,学了一些课程设计外的东西,也进一步学习认识他自己的视觉疲劳。都是有益的学习。相比之下“管纪律”是非凡没有效率的一件事。

查看详情
0
0
0
@lunatea@bgme.me
0/48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