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文详情
avatar
@xunhuan2046@m.cmx.im

#南美日记 (2/2)
山足够高的时候,你可以生活在云的上面。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xunhuan2046@m.cmx.im

#南美日记
m.cmx.im/@xunhuan20...

虽然常坐电车,但我今天才发现竟然一次都没有被外放的手机声音打扰过。在我写这条嘟嘟的时候,同车厢的确有人在外放手机,但ta放的声音很小很小,对我而言不构成影响。

想想都觉得好笑。被老中人嫌弃/瞧不起的南美国家/发展中国家/穷国家,国民素质比老中人高得不知多少呢……

查看详情

长毛象中文站

污染有害身心健康详见置顶 祝大家离开有毒环境 我先润为敬 (@xunhuan2046@m.cmx.im)

#南美日记 坐电车时检票员不仅轻声细语对每个人说问候和谢谢,还会在高峰期座位不够的时候温和提醒年轻人给老人让座。除了检票员督促,也有乘客自发给老人让座的。 我就不吐槽在欧洲坐电车的体验了,呵呵。 日常被南美人暖到。 南门!

0
0
0
avatar
@xunhuan2046@m.cmx.im

#南美日记
很喜欢看街头女性的穿搭。这里和周宁给我的感觉一样,大家穿着看起来合身又合适的衣服,不是流行爆款,不是性冷淡无印风,而且真正能体现穿衣者态度与个性的衣服,相得益彰。是人在穿衣服,而非衣服在穿人。

今天电车上坐在我对面的女士穿了浅粉色的大衣,手上的皮质手机套也是浅粉色的。她的眼睛框是带点粉色的透明紫,她的唇膏是浅浅的粉紫,和她白人的肤色搭配在一起,很好看。(我这里有很多白人后裔。)

街上每个人都可以舒展自己的个性,感觉很好。完全没有东亚同质化感。

至于男的……也有很多搭配好看的男生,但总体上远不如女性。有些懒人会直接从头到脚一身黑,黑衣服黑裤子黑鞋子……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xunhuan2046@m.cmx.im

#南美日记
一些小孩子也被家长打扮得让人赏心悦目。今天在街上看到两个小女孩:一个小女孩一身薰衣草紫套装,鞋子和袜子也是浅薰衣草紫。(能看到袜子是因为她走路不知怎么把鞋子掉了,就坐在路边自己再把鞋子穿好hhhhhh。)另一个小女孩穿着淡粉色的衣服,头发上的蝴蝶结和背上的书包都是玫粉色,两种粉色互相映衬,很可爱。

不得不感叹,生活在轻松舒适的环境里,人就更有心思打扮自己。这些打扮不是为了得到某种社会认可,而且为了自己看着舒心。

街上穿性感小吊带的有,穿温柔毛呢的有,穿休闲牛仔的有,为了工作穿得西装革履的也有,穿什么的都有。(我这昼夜温差大,晴雨温差也大,街上可以同时出现穿薄款羽绒服的人和穿背心短裤的人。)

再加上披着五彩斑斓poncho(斗篷)戴着当地特色帽子(我其实不知道那个帽子叫啥)的原住民,穿着绒面长裙的原住民,玫红的、黑的……

街上真的什么打扮都有。什么肤色的也都有。(除了亚洲人很少,几乎看不见。)好喜欢南美的多元感,每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都是真正自由的。没有人会爹爹不休冲上来教你怎么穿衣服,也没有人会像发现新物种一样盯着你看。

东亚的不自由也不必多说了,不是被同化就是为了不被同化而特立独行产生的夸张感。也许到了社会环境没那么压抑的地方,很多人也就不想穿那么吸睛的衣服了吧。

#一个想法:自由是舒服的。如果不舒服,那正在体验的也许不是「自由」本身,而是「为了获得自由而作出的反抗」。反抗是没那么舒服的,甚至可能是痛苦的。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xunhuan2046@m.cmx.im

#南美日记
m.cmx.im/@dovesofdo...

看到这条想起妈妈总说我小时候特别爱喝胡萝卜汁,她经常买胡萝卜榨汁给我喝。

长大后的我听了心生困惑:
胡萝卜汁有什么好喝的???

直到我踏上南美洲大地,买了胡萝卜做菜时顺便生啃两口,才发现好吃的胡萝卜并没有很重的土腥味,而是甜津津的,啃了一口下去就会忍不住再多啃两口。

查看详情

长毛象中文站

多多纳的鸽子飞越四通桥 (@dovesofdodona@m.cmx.im)

@board@ovo.st 大家喜欢吃胡萝卜🥕吗? [ ] 喜欢! [ ] 讨厌! [ ] 一般般吧? [ ] 只喜欢某些特定的烹饪方法!

0
0
0
avatar
@xunhuan2046@m.cmx.im

#南美日记
我妈把国际转账那点破屌事告诉了身边的亲朋好友,现在大家都认清屌国家的真正面目了,全在骂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在海外舒舒服服,我妈在墙内急得头发都白了。叫人怎能不恨国。我出国才半年不到,出国前她没有白发的。爱她的朋友们看了她的白发,也对这个屌鸡巴国家心生怨恨了。

想想还挺难过的。我妈比我更着急的原因是她知道如果我拿不到身份,就只能回国吸毒气,被雾霾创得整夜整夜不睡觉,头发根根掉。我能做的只是在网上破口大骂,但她需要做的是一遍又一遍跑银行,一遍又一遍托关系问人。可笑的就在这里,我家多少还有点关系能托。就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办妥,还得靠坐标海外的亲友曲线救国。

现在妈妈的亲友已经在催她赶紧出国看看了,因为她们听她讲了从我这儿听来的南美故事,都很想过来住了……所以她们催她先去看看。

本来妈妈对出国定居的态度是犹豫的,她不会英语更不会西语,所有的朋友都在国内。现在每次跟我打电话都阴阳怪气,一副一定会出国且再这辈子也不会回国的样子,看起来还会带着一帮朋友一起来养老,真不错。

#雾霾移民者日记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xunhuan2046@m.cmx.im

#南美日记
记几件小事:

1.
上次看到狗大摇大摆站在车道的边缘,那个位置开车的人得小心点,不然真的会碾到。但狗完全不害怕,毫不在意的样子。那种笃定感就像这辈子都没挨过打一样。

当时我已经挺震撼了,没想到后来狗准备过马路了,它冲着来往车辆吠了几声,车真的让它了……没有一辆车对着它按喇叭。

在旁边的我目瞪口呆,根本来不及掏手机录像,狗就已经大摇大摆穿过马路了。

这过马路体验不比中国人在城市里过马路要好太多了,果然是人不如狗。

2.
上次我自己过马路发呆,等回过神发现大巴车就在自己身边了,吓一跳,赶紧穿过去了。

那是个很小的路口,在枢纽站边上,平时有工作人员指挥车辆和行人,那天不知怎么的没有。我挡了道,大巴车没按喇叭,司机也没探头出来骂我,就静静地停下来等我走过去。

而我发现自己挡了道,只有「完蛋了要被骂死了」「完蛋了司机要狂按喇叭了」的中特PTSD萦绕在心间。冷静下来才安慰自己,还好我不在中国……

3.
今天在市中心遇见乞讨者,他身材矮小,好像腿脚也不便,手上拿着个塑料杯子向路人乞讨。第二次路过他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包里有个苹果,就掏出来给他了。

他看起来很高兴,对我说了一句「Thank you」。当地人会英文的其实不多,大部分印第安面孔都是只会说西语的。他看我是一张外国人面孔,就选择对我说英语的谢谢。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想起之前遇到过的乞讨者,我没吃的就给了钱,还请他唱首歌。结果他苦思冥想企图给我唱一首中文歌,最后发现自己一首都不会。在唱西语歌之前他还问我能不能听懂西语。

这究竟是为什么啊?为什么南美人连乞讨者都显得那么贴心???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xunhuan2046@m.cmx.im

#南美日记 最近天天在外面,吃了不少当地菜,请大家云吃。

查看详情
显示敏感内容
0
0
0
avatar
@xunhuan2046@m.cmx.im

#南美日记
被南美年轻人的美好关系打动!昨天新租的房间楼下咖啡馆开业,友带着一帮同事来吃了。同事几个当中显然有两对儿:友和男友,另一个男生和他旁边的女生。

大家一边吃一边笑嘻嘻八卦两人是什么关系,两人也笑着回答说“我们是朋友啦!”“哪种朋友?”“互相珍惜的朋友啦!”

西语朋友一词是amigo,男友是novio,一帮人就调侃问男生是不是女生的amigovio——这个词字面上是朋友+男友,西语释义是有亲密联结(常包括性关系)但没有被视为正式伴侣的人persona con la que se mantiene un vínculo de intimidad que suele incluir relaciones sexuales pero a la que no se considera una pareja formal;英语释义引用台译是「福利朋友」friend with benefits,一下就丑陋了起来;再翻译成中文变成「炮友」就更丑陋了,不堪入目了。题外话: #语言学习 千万别靠翻译啊朋友们。

根据情境,我的理解是朋友们在问他是不是她的非正式男友,没有“在一起”但在一起的男友。

大家都在笑。笑着笑着就有几个瞬间女生自然而然地靠在了男生怀里,男生也很自然地歪过头贴贴她。

其实我友和男友也没正式“确认关系”,但她和男友的互动也是这样自然而然地抱抱贴贴,自然而然地伸手帮男方捋一下额前的头发。男方对友的喜欢也显而易见地写在脸上、写在眼睛里。我和两人一起玩儿完全没有电灯泡感,全程嗑cp+疯狂助攻替双方说表白的话:ta好喜欢你+描述某个被我观测到的细节。

反观东亚,「友达以上恋人未满」是一种不确定感,是失落,是爱而不得。朋友们都看出来喜欢了当事人还扭扭捏捏不在一起,总有一方会开始不安:ta真的喜欢我吗?ta是不是没那么在乎,只想享受暧昧?

看着南美年轻人自然又放松地接受朋友们的灵魂拷问,没有忸怩更没有不安,感觉真好啊。毕竟互相喜欢就是互相喜欢嘛,「恋人」头衔有那么重要吗?按照双方自己的节奏发展就好。朋友只是在旁边煽风点火加油助攻外加八卦而已,全程都没人问「你们怎么还不在一起」「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在一起」这种话。东亚人总能把关心变成带给别人压力的、轻微触犯边界又不至于被骂的话,简直是超能力。#吐槽东亚

全世界哪儿还有跟南美人一样能坦诚面对人类情感的人啊!啊?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xunhuan2046@m.cmx.im

#南美日记
之前想学的东西很多,想学摩托车和汽车,还有各种技能,恨不得自己会开飞机。(……)

在老中感觉不会技能就会死。#吐槽中国

「技多不压身」
「求人不如求己」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意外时时刻刻会降临。用友的话来说就是「在中国你不会开车,封城之前是逃不出去的。」

但技能会得多又能怎样呢?像之前那条新闻,已经是很优秀的男孩了,都会用消防栓了,但他的母亲还是葬身火海了。人祸。

其实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不需要学那么多东西的。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人祸没有那么多那么频繁,普通人之间、陌生人之间都可以互相帮助、给予支持。

在老中,如果你需要理解需要同理心,恐怕得付费去找咨询师。因为每个人都在高压下,用友的话来说就是「老中现在已经异化到听别人吐槽一些情绪都觉得自己少了块肉,不是那种把别人当垃圾桶的吐槽,就是正常的吐槽。更别说拿出什么物质(和心理)资源去帮人了。」

然而,就算付费,也可能遇到很差的咨询师,往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心理状态中雪上加点霜。所以最靠谱的反而是读书自救,多读一些心理自助类书籍,既便宜又靠谱,就是累,还需要时间精力消化。

我在南美待了半年,什么学车的想法都没了。有事就等着靠有能力的人帮忙好了。每个人都很愿意帮忙,每个人都很有同理心。「学不好语言以后出门做什么都不方便」的焦虑感也没有了,面对语言不通的外国人,每个人都很耐心地表达与聆听。

我前几天搬家,刚认识第一天的女孩就和司机一起帮我把东西搬上了二楼。只是相互自我介绍了一下的,可以说是还不认识的人。司机帮忙搬东西那是他的工作,起码是我付了钱的(很便宜)。

之前中国移民朋友和我说因为食物中毒还是过敏之类事件在街上晕过去的时候,一睁眼身边全是小棕人,端凳子的掐胳膊的打电话帮忙叫救护车的都有(朋友和伴侣都不会西语)。

再加上我之前报警说话也说不利索,脑子里一堆东西勉强表达了个框架,警察就理解并帮助了我,而不是帮本地老头和稀泥(白人中心主义的社会常态之对着别的人种和稀泥)……

在这种社会氛围里我觉得自己不会开车也没事的,死不了。语言说不利索也没事的,死不了。折腾这么多年,终于过上了一种普通的、平常的生活。时常觉得第二天就死掉也不会有遗憾。那种「再不做就来不及了」的紧迫感和「一切都来不及」的遗憾感,都消失得一干二净。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xunhuan2046@m.cmx.im

#南美日记
m.cmx.im/@Valentine...

↑南美人是人的又一案例。

不知为啥我这里蚊子的个头和声音都很小。前者表现为我到现在都没看清过一只蚊子,更别说打到了……后者表现为我听蚊子嗡嗡总听不清,无法定位,还会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听力障碍,得仔细辨别确认是蚊子而不是幻听。(我耳朵很好来着。)

本来蚊子就不多,这下更没存在感了。

友经典发言:
南美蚊子声音和南美人一样轻。

我不论是人在欧洲还是和坐标欧洲的朋友打电话都常常被白人讲话的声音吵到,听了只想叫他们闭嘴。而本地小棕人讲话又轻又柔,从来不会吵到我,出门被路人吵到那一定是English speaker——隔2米都能听见他们在说什么。而小棕人在公共场合说话,隔2米都要听不见了。跟本地蚊子真的有得一拼。

还记得在国内听见蚊子嗡嗡,我整个人都会头皮发麻,一激灵从床上弹起来。但在这里听见蚊子嗡嗡,我就差直接睡过去了。真的太轻了,轻到我听半天也确认不了蚊子到底在室内,还是在门外……

查看详情

长毛象中文站

Je fais l'amour (@ValentineF@m.cmx.im)

老中父母随时随地发疯真的几百年搞文明城市都没用。 上周日和拉美人去博物馆,逛到一半看到一个妈妈给她的女儿录那种背古诗的视频。 那么多人都在,这个女的非要把自己小孩子拉到一个巨大的展品前站着背古诗,小女孩明显想走,但她妈不停把她扯回去背诗,一边录还要一边骂他,说她怎么那么没用,这都背不好。 看了一会,我扯扯拉美人我说走吧,再站下去我怕这个女的要开骂我了。 之后我们又逛了一会,拉美人总是要不停去找那个小女孩看她怎么样了。 后来我们就走远了,希望那天后来她不需要背诗了。

0
0
0
@xunhuan2046@m.cmx.im
0/47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