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文详情
avatar
@solosea@m.cmx.im

人工智能的数据来源和立法真的很debatable。如果把算法当成人脑,把sensor当成感官,那么喂给算法的数据和让一个人看视频刷手机听音乐也没有多大区别。但模型处理数据的能力又比人快得多,人顶多开两倍速,但算法只要gpu够多就可以无限倍速,所以AI更像是超级人类(但还没有自发的价值观和物理世界feedback),且在不开源的情况下往往被资本和大企业控制。所以AI从现阶段来说顶多是个需要监护人,且所有收入都归监护人所有的超级人类儿童。

关于超级人类/变种人的不同发展方向已经在近百年来被无数超英漫画/小说讨论过了。但对于普通人来说,问题依然是“我的一些数据都在网上主动公开给人看,但能给AI看吗?”如果AI做的是公益事业,那可能也不会有太多人反对。但AI在资本的推动下让一些人失业,就是另一回事了。

今天看到了一个作家被判抄袭另一个作家的事情。两个人的书我都没看过,但抄袭者被许多人指出是“融梗怪”。首先我也不觉得这世界上有真正的原创,绝大部分创新都是在融合的基础上,在艺术上母题也都是大同小异,人的生活也是大同小异。但抄袭和“没有绝对的原创”也不矛盾。大部分情况下抄袭会更生硬一些,为了“不查重”而强行改一些内容,就跟把专有名词替换成近义词一样,会在细节处有明显的漏洞。所以作品本身最大的问题应该是生硬和矛盾,而不是融梗。

回到AI本身来说,AI也是目前最厉害的“融梗怪”,通读了上下五千年的书,听完了历史上所有有录音的歌,就能写书作曲。但又因为读得足够多,所以就不会有明显的雷同和巧合了。AI在细节之处也会有很多小错误,比如画图和生成视频会违反一些物理和常识,作曲的时候也会有不和谐之处。但这些对于没有经受过训练的或是随手刷过的普通人来说其实也不易发觉。更别说国内影视作品和短视频大多数烂得还不如AI生成。

不过国内对隐私的毫不在乎倒也是促成了AI的野蛮生长。光是无人车的数据和短视频平台的都比欧美多很多,又有便宜人工标注加成,拿个开源的大模型换上自己的数据就能轻松霸榜了。也很难说是好是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不定哪天就AI掌权了。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heyjoe@m.cmx.im

@solosea 你好。不介意的话我想说说我的看法(介意的话我可以删除)

只论AI能否代替人类创作。我的答案是不完全能。大规模流水线的娱乐产物是肯定会的,但真正的艺术则不会。

举个例子,我听的次数估计古往今来只比Ian Curtis少的一首歌Mass Production。简单一点背景,这歌是David Bowie,一个英国中产家庭靠唱流行歌曲和双性恋人设起步的70年代巨星,和Iggy Pop,一个出自底特律white junky之家的,组了乐队没收入又解散的美国人。因为某种难以理解的巧合,两个人凑到一起写下了这首歌。而最奇怪的是这首歌作曲Bowie是想写大规模生产给人类的福祉(因为英国当时去工业化),但作词的Iggy却硬生生把这歌搞成了资本主义机械毁灭人类。

这跟AI有什么关系呢?Well,以AI的运算能力,我不意外他可能写出类似的灵魂碰撞又撕裂的歌曲,但我不认为他会在这个世界被人听到。换句话说,AI是在无数种可能中找最优解(并抛弃其他),而人类的创作是在各种近乎不可能的意外(人的生长环境)的组合中给一个非常主观且skewed的答案。

就酱。祝好。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solosea@m.cmx.im

@heyjoe 感谢象友回复,也欢迎各种讨论!我觉得AI最大的问题倒不是取代真正的艺术。每个人对于什么是艺术也各有见解,我也很赞同象友所说的,很多艺术都产生于奇特的碰撞或是真实的不完美,而不是解最优解。

主要问题在于AI有远超人类的mass production能力(刚好跟你举的例子有点契合)。就跟工业革命的有利有弊一样,AI能大量生产不同的流水线作品,好处是世界上的作品变多了,且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但弊端就是很多产品都大同小异,一旦有个好用的模版所有人都会去复制,如同当下影视和小说里的“工业糖精”,演员脸谱化等等,都是劣币驱逐良币的一种表现,也会让人更难寻找到真诚的好作品。

工业化对手工艺人的影响一直很大,尤其是还没有进入行业或刚进入行业的人。以前是木匠之类的,现在辐射到了大量的艺术创作者。比如一些年轻画师,如果他们在很多年里都无法靠练习一些绘画,接一些简单的活来养家糊口的话,那进入这些行业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到最后艺术又会变成贵族的游戏,有钱人可以私人定制,但普罗大众只能用工业产品。

纯粹从技术角度说的话AI的最优解要解什么也是可以变的,比如早期是生成的能和原本的数据有多像,现在又加入了human feedback,相当于优化成了甲方有多喜欢,未来也可以优化成跟某人的生活多贴近,有多容易引起某个群体的共鸣之类的。而且之前AI的一些莫名其妙的bug可能也会让人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调参调成很random的解。

但还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现在这些生产资料还是掌握在大公司和政府手里。普通人可以使用,但无法修改,所以很容易加剧社会的不平等。

【感觉我话有点多,但有人回复就很开心!顺便说我很喜欢David Bowie因为他好帅hhh,而且我个人其实也挺杂食的也没有很against流水线作品之类的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heyjoe@m.cmx.im

@solosea 其他的我同意。随机过程是我的主业了,的确人类可以提供feedback,但艺术的问题在于creative。各种小概率的惊喜会出现,但他不会被当成锚点,人类也无法做到对每一个随机产生的乐曲进行倾听,更不会在一个东西出现之前实例化这个东西(就好比bowie和iggy出现之前,没人能想到这两个人会创造出怎样的火花,所以假设当时即使有ai,也不会有人会让ai去把两个人的思维方式融合在一起)

确实能见到毛象上愿意认真讨论的人太少了🤝(都是编故事喊口号的

查看详情
0
0
0
avatar
@solosea@m.cmx.im

@heyjoe 我觉得毛象还是比微博什么的好太多了hhhhhh而且感觉我关注的基本上都是分享生活和见解之类的就很让人安心。

我觉得ai有没有creativity这个问题其实我也蛮不确定的。In some sense其实我都不确定我自己能不能真的创造任何东西。比如说写作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可能跟别人也大同小异,可能问题就在于人类的所有思想和生活能多容易被概括,以及那些不能被概括的有多重要。

艺术对每个人带来的体验可能也不太一样,不过脑洞一下比如ai能不能根据每个人的经历和脑部活动扫描来定制出作品呢。就跟猴子和打字机那个思想实验一样,ai在足够资源下大概也可以穷尽枚举,然后能不能用另一个ai agent来filter之类的。感觉从古至今人的作品也真的很多,很多东西可能也就随着时间消失了,看不到看得到也挺随机的。

不过也好奇象友是怎么看待艺术的,就是在客观/技巧和主观/情感这个spectrum上。我自己还蛮纯粹从自己感情出发的,尤其是看博物馆的画作,更多看能不能引起我的情感波动,而不是作品本身对艺术史的贡献或是本身技巧。但也感觉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利于提高艺术品位…

查看详情
0
0
0
@solosea@m.cmx.im
0/48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