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文详情
avatar
@phyllisluna@bgme.me

看这一阵子的国内新闻,相关commentary经常引用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突然在想,在现代读者的reading里,这个“知”或许不是认知上的"know"而是行动上的"practice":在物质和精神的基本保障之上有余裕/budget了才可能去长期practice所谓的“礼节”“荣辱”(“舍生取义”是偶尔短暂事件)。所谓“礼节”“荣辱”虽然在长久上能让族群稳定、个体受益,但都有可能在当下让具体当事人“吃亏”“被坑”的,愿意去practice它们需要本身的生活具有一定容纳“亏”和“坑”的空间、偶尔被“亏/坑”了也不会造成生活水平出现严重滑坡,否则必然是unsustainable的(再怎么宣传也没有用,人又不傻)。反过来,如果人已经长期处于物质或精神上朝不保夕的状态或威胁之下,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是彻底压垮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整个mindset就会是防御型的。这个认知状态里没有任何可以暂时吃个小亏、被坑一把的空间,跟精神境界高低没有关系。

这个“吃亏”“被坑”的空间一方面和个体生活水平有关,另一方面和群体的负责任程度有关。作为间接长期受益者的整个群体对于个体为“礼节”“荣辱”受到的亏损的有相应的补偿(物质和精神上的justice),也让这种practice得以sustainable。

如果两者皆无,那整个社会都“不知”礼节荣辱就不是什么意外的事。不要把人逼成禽兽(这话辱禽兽了)。

查看详情
0
0
0
@phyllisluna@bgme.me
0/47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