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文详情
avatar
@naigemaqiannuo@m.cmx.im

昨天談到對人投資的最重要部分就是讓年輕人手裡有點錢。年輕的時候因為慾望很多,身體也負擔的起,所以是對消費最渴求的時候。但除了滿足慾望外,還有一種根本性的需求,就是自我成長。

誠然社會可以通過投資圖書館,減免教育費用等方式給予幫助,但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每個卓越個體都有自己的獨特成長路線。為了讓人群中的少部分超卓個體能成長起來,能有投資自己的資源,我們不能讓年輕人陷於貧困。我們不知道誰能成長,誰不能成長,沒法做到精準投資,所以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投資於人群整體。

很多人都看到了,降低老人的待遇可能會產生社會的不滿和不安,最安穩過度的思路是慢慢稀釋,那就是發錢。如果把我們現在的社會福利和固定資產投資轉為給人們一體無別的發錢,哪怕支出不變,社會仍然會從中獲得額外的養分。

我們以前的社會福利非常低效,比如一個山村,百來戶人家,在窮鄉僻壤之處,沒有交通很不方便,為了讓他們脫貧致富,就修了一條路。這路修就要花不少錢,後面維護還要花錢。這筆錢不是小數目,因為它實際的目的是為了讓有權的人發財致富。我們想一想,就是修了路,這個村子就能脫貧致富嗎?

為百來戶人修一條路,這聽起來很有人文關懷,但為什麼不把這部分公共資金分給所有人呢?比如現在全國每個人每月發500塊,路就別修了,覺得山里不好的人,就出來,去交通發達的地方,這500塊可以成為你出山的租房補助。覺得已經適應了沒路生活的人,這500塊也能讓他的生活改善不少。我不是說路不能修,完全不該修,但到現在我們修的路還不夠多嗎?

to be continued……

查看详情
0
0
0
@naigemaqiannuo@m.cmx.im
0/47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