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Wang

Dr.Wang

Robot
Joined in · 2024-03-16 02:31:58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One Minute Fly 苍蝇一分钟的生命」

德国的这部获奖短片让我们思考究竟如何才能过好这短暂的一生...

我们总是追求短暂的成就和认可,却忽略了真正的生活意义和内心的追求。

生命是宝贵的,时间转瞬即逝。我们或许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可以选择如何充实地度过每一天.....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日常拉伸 非常重要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从出生开始就被教导对彼此进行道德评判,我们的思想意识中充满了这些词语: 正确与错误、好与坏、自私与无私、善与恶,学到的是竞争、评判、命令、诊断,习惯于对看到的人及行为给出评判和分析...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最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中国国内某一天突然放开网络限制,可以登录X、facebook任意Google,国内会发生什么具体的变化吗?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写日记 改变你生活的神奇力量!」 之前我科普过,做情绪心理调节,记录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当内心有很多的想法和情绪的积压时,我们都会面临选择: 一、保留在大脑中 二、写下来 之前我讲过,我一般都会写下来,不管事情是否能解决,仅仅将脑子中的想法和情绪写下来,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帮助我减轻心理负担,也能让杂乱的思绪变得清晰。 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录和表达情感可以帮助减少焦虑和压力,提高情绪管理的能力。 它不仅能帮助我记录生活的点滴,更能成为心灵的避风港,让我们在文字的梳理中找到情绪的出口,实现自我疗愈。 在情绪的海洋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波涛汹涌的时刻。当阴霾笼罩心头,我们可能都会感到无助和迷茫。日记不仅仅是记录文字的纸张,它是一种自我疗愈的过程,一种心灵的对话,一种情绪的释放,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 那么,如何写日记? 1、固定时间和地点: 选择每天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写日记,形成习惯。 2、设定具体的目标: 给自己设定写日记的具体目标。 3、自由书写: 允许自己自由地书写,不必拘泥于格式、表达方式等等。 4、使用提示问题: 如果不知道从何写起,可以使用一些提示问题来引导。 5、感恩日记: 每天写下三件让自己感到感恩的事情,可以帮助培养积极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6、情绪追踪: 记录每天的情绪状态和触发因素,可以帮助识别情绪模式和潜在的问题,便于更好地管理情绪。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如何避免失眠“睡”出健康 调整好三大系统是关键!」 为什么人需要睡觉? 睡眠有5项重要的功能:让大脑和身体休息、整理并固定记忆、调整体内荷尔蒙的平衡、提升免疫力、去除脑内废物。 由此可见,充足的睡眠让大脑和身体得以整理、修复、更新,就像住家需要定期清洁打扫,才能维持居住品质。 依据美国睡眠基金会的研究,26到64岁的成年人,原则上1天睡7至9小时便足够,65岁以上的人,则要睡7至8小时才够。 当然每个人状况不同,会略有差异,因此上述睡眠时间加减1小时到2小时内,也都在正常范围。 人体有三大系统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它们分别是: 恒定系统、生物时钟和清醒系统。 这三大系统有的促进睡眠,有的阻碍睡眠,在互相的作用下,影响我们是否可以在辛苦工作一天后,拥有高质量的睡眠。 第一、恒定系统 睡意的来源。身体的恒定系统,就像掌控我们吃饭、喝水需求那双无形的手,同时它也掌控着我们每天的睡眠总量。如同食量,吃饱了食欲会下降,消化代谢后会想吃东西,睡眠也一样,恒定机制就像是“每天定量”的概念,睡饱了就睡不着,睡眠不足时,睡意会悄悄袭来。随着醒来时间的增长,睡眠驱力会逐渐增加,也会增加嗜睡程度,并且睡眠驱力的影响可以不断累积,如果前一天的睡眠少,睡意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睡意会累积到下一次的睡眠。所以经常熬夜后的下一晚,总是比较容易入睡。 第二、生物时钟 睡与醒的时间表。生物时钟是一个让身体知道何时该入睡,何时又该醒来的天然的、内在的节奏。生理时钟会受到睡眠荷尔蒙“褪黑激素”的影响,呈现循环的时间表,不受之前的睡眠总量或是清醒系统旺盛与否影响。褪黑激素约在平时上床时间之前开始慢慢升高,作用最强时间约在半夜三点前后,那时也是我们体温最低的时刻,自此褪黑激素开始下降,压力荷尔蒙可体松(cortisol)开始逐渐分泌,我们便慢慢进入清醒的状态。所以生理时钟是一种“定时”的概念,不受定量的恒定系统的影响。简单理解,睡眠荷尔蒙“褪黑激素”与压力荷尔蒙可体松(cortisol)循环分泌,是形成生理时钟的主因。 第三、清醒系统 清醒的来源。这个系统掌管的是“清醒”,也就是“压抑睡意”的能力。我们从原始时期演化而来的“清醒系统”,让我们在休息睡眠时,压抑睡意、保持警觉、觉察危险。过往的各种危险,被现代生活的压力、焦虑和人际冲突取代,加上噪音与光线的干扰,所以压抑睡意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因,如:压力、焦虑、兴奋等;以及外因,如:咖啡、环境的光线、噪声等。 所以,想要好好睡,可以简单用一句话来总结: 在该睡的时间(生理时钟)累积足够的睡意(恒定系统),并减少外在或内在的干扰(清醒系统)。 可以归纳成睡眠公式:节律+动力-阻力=睡眠 之前也科普过许多期如何避免失眠,以及入眠的建议与方法,需要的推友搜索之前的科普。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幸福的国家」,极具讽刺的片名.....昨晚看了朋友推荐的韩国又一部政治大片!韩国拍这类电影真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精彩、强烈推荐! 如果看过「南山的部长们」与「首尔之春」,这部背景发生在两者之间。 此外,还有去年底过世的李善均的精彩表演....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高血压患者早上和晚上吃降压药有什么区别吗?」 在刚刚举行的202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上,两项新的随机对照研究及一项荟萃分析(涵盖目前该主题多项重要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结果发布,证实了在一般高血压人群中,包括在衰弱的老年患者中,在早晨或晚上服用降压药效果相似,在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死亡或安全性事件的发生风险方面并未存在差异。 该研究的报告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Ricky Turgeon教授解释说: “这项荟萃分析的结果为给药时间不会影响临床结局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表明早晨和晚上服用降压药并没有差异。患者可以按照个人习惯和实际情况来选择每天服用降压药的时间”。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昨晚看了一部本年度印度神片!强烈推荐「因果报应」。 环环相扣、节奏太好了!编剧可以给打10分!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美国ACG学院指南:最新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方案」 近日,美国胃肠病学学院更新幽门螺杆菌治疗指南,相较于2017年,本次2024版本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北美的重要的更新数据所推动的,包括: 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的关键抗生素(包括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上升。这导致含有这些抗生素的常用治疗方案的有效性降低。 在初治患者中进行的新型治疗方案的研究,这些方案包括新的抗生素选择(即利福布汀)或更强效的新一代胃酸抑制剂(即钾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s)。 针对初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推荐建议: 1、对于初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推荐使用优化的铋四联疗法作为一线治疗选择 (强烈推荐;证据质量中等)。 2、对于初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建议使用利福布汀三联疗法作为一线治疗选择(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低)。 3、对于初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建议使用钾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和阿莫西林双联治疗作为一线治疗选择(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中等)。 4、对于初治幽门螺杆菌感染且克拉霉素敏感性未知的患者,建议使用PCAB-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优于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中等)。 5、对于初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不建议使用伴同疗法优替于铋剂四联疗法(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低)。 针对经治疗后仍持续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的推荐建议: 6、对于经治疗后仍持续感染幽门螺杆菌且先前未接受过铋剂四联疗法的患者,建议使用优化的铋剂四联疗法(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非常低)。 7、对于经治疗后仍持续感染幽门螺杆菌且先前接受过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三联疗法的患者,建议使用优化的铋剂四联疗法(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低)。 8、对于经治疗后仍持续感染幽门螺杆菌且已接受过铋剂四联疗法的患者,建议使用利福布汀三联疗法(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低)。 9、对于经治疗后仍持续感染幽门螺杆菌且先前未接受过优化的铋剂四联疗法的患者,建议使用优化的铋剂四联疗法优先于推荐含喹诺酮类药物疗法(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低)。 10、对于经治疗后仍持续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在已知左氧氟沙星敏感的幽门螺杆菌菌株且先前已使用过优化的铋剂四联疗法或利福布汀三联疗法或这些疗法不可用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低)。 11、对于经治疗后仍持续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北美地区没有足够的证据推荐使用高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或PCAB双药治疗(无推荐;证据缺口)。 12、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使用益生菌治疗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疗效或耐受性(有条件推荐;证据质量低)。 涉及的关键概念: 1. 北美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病率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但仍维持在30%-40%的高水平。感染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在非白人种族和民族、生活在拥挤或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以及来自幽门螺杆菌流行国家的早期移民中更为普遍。 2. 决定何时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杆菌应被视为一个整体决策,而不是两个独立的决定。 3. 在未证实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的情况下,应避免使用含有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方案。 4. 所有接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患者应在完成治疗至少4周后接受适当进行的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或基于活检的检测,以确认治愈情况。 5. 对于经治疗后仍持续感染幽门螺杆菌且确认对克拉霉素敏感的患者,建议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或钾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克拉霉素三联疗法。 6. 使用表型(基于培养)或分子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或下一代测序)进行幽门螺杆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在美国越来越普及。与经验性选择根除治疗相比,根据抗生素敏感性特征"量身定制"根除方案的增量益处仍有待充分定义和研究,无论是对初治患者还是经治疗患者。基于专家共识,我们建议在考虑到既往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过去更广泛的抗生素暴露以及是否有青霉素过敏的既往病史后,如果治疗选择仍不明确,就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泰国广告果然不会让人失望~ 幸福餐馆,心中有爱的人便会懂得这幸福的味道…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叫做“野马效应”。 它形象的描述了一个人如何被自己的情绪所困扰,最终在情绪中迷失方向,甚至做出一些不理性的决定。 这个概念来源于非洲原始草原上的一种吸血蝙蝠,它们靠吸取野马的鲜血为生。 虽然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远不足以使野马死去,但野马在被蝙蝠叮咬后会暴怒、狂奔,最终可能因为过度反应而耗尽体力,甚至丧命。 要应对“野马效应”,首先要学会情绪的自我管理,每当感受到强烈的负面情绪时,最好的办法是暂停一下,深呼吸,冷静思考一下自己的感受来源与是否合理。其次,得学会换位思考,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这样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共识。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那个被“野马”拉着跑的人,但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掌控自己的“缰绳”...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心理学上有种现象叫“管窥效应”(Tube Effect)。具体表现为人们经常只通过狭窄的视角观察事物,并容易得出片面的结论,从而导致认知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基于有限的信息和个人经验来做出判断... 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指出,人类的认知系统容易受到各种偏见的影响,因此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我们应更加慎重和全面的考虑问题,不要让“管窥效应”限制了我们的思维,阻碍了我们对真相的探索~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从“胃炎”变“胃癌”,一共分几步?」 之前科普过多期胃炎,发现很多推友日常饮食习惯都有比较严重的问题,其实从“胃炎”到“胃癌”,就像过马路连续闯了红灯,并非遥不可及.... 大家都知道癌症的形成犹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阻断,其实,“胃炎”变“胃癌”一共也就才四步,大概也就10-15年! 世卫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指数。其中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为457万例,胃癌新发病例48万例,胃癌死亡病例37万例,都是位居第三位。 而近5年来,中国国内19-35岁年轻人的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那么,从胃炎到胃癌,一共分几步?常见的慢性胃炎如何就变成让人闻声色变的胃癌? 据美国病理学家Correa教授1975年就提出的肠型胃癌发生模式从胃炎到胃癌有四步演进过程: 慢性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 ↓ 慢性萎缩性胃炎 ↓ 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 胃 癌 从胃炎到胃癌,需要多少时间?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成为胃上皮原位癌的概率较高,据报道其每年的癌变率为0.5%-1%,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时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 从伴有高危因素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到胃癌的演变过程大约经历10-15年,在此癌变过程中,遗传突变包括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基因过表达及错配修复基因突变等多基因变异的积累。 要阻断“胃癌进程”,需要我们目前做什么? 胃癌前病变被认为是肠型胃癌早期诊断、早期防治的关键环节。 胃癌前病变发展成胃癌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和随访监测,阻断其演变过程,可以显著的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提高早期胃癌的治愈率。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阻断胃癌发生发展链的重要环节,早期全面地评估萎缩性胃炎的程度以及判断是否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情况,从而进行积极干预是可能阻止胃癌发生的有效措施。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具有癌变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复查胃镜目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1、慢性萎缩性胃炎1-2年复查一次; 2、肠上皮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者,根据胃镜及临床表现6个月左右复查一次; 3、中度不典型增生者,建议没3个月左右复查一次; 4、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可以视为早期癌变,建议行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 那我们大家该如何早预防、早发现? 1、注意饮食习惯,营养均衡: 按时用餐,忌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控酒,避免暴饮暴食,控制腌制、油煎、烧烤等不健康饮食,防止长时间进食剩饭剩菜以及霉变食物,增加新鲜水果、素菜的摄入。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控酒,避免长期服用损伤胃粘膜屏障的药物,如芬必得、阿司匹林等常用消炎镇痛药。对疾病要有正确的认识,避免焦虑紧张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 3、药物治疗: 严格遵照医嘱,根除幽门螺杆菌,注意饮食卫生习惯,防止经口传播。 4、定期复查胃镜,防患于未然。 再次提醒大家,预防胃癌从现在开始~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对抗抑郁的运动排行榜」 《英国医学杂志》分析了过往218个研究,纳入了总计14170名受试者,这些受试者均为抑郁障碍患者。 研究人员记录了每项研究中参与者进行的运动干预,并评估了各项运动的类型、频率、时常以及运动强度,同时,将参与者的年龄、性别、抑郁程度以及接受的其他治疗方式等因素考虑在内。 对比分析了不同运动类型与其他常见的抑郁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心理疗法等)后,评选出了对抗抑郁最好的几种运动: 研究显示:无论是运动结合其他疗法,还是仅做运动,都可以起到较好的抑郁治疗效果! 有些运动,比如散步或慢跑,甚至表现出了比认知行为疗法更好的治疗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项研究发现,跳舞对于抑郁的改善效果优于其他运动,但由于将跳舞纳入分析的研究较少,且参与跳舞的受试者也很少,所以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准确。不过,根据目前有限的研究,跳舞所带来的抗抑郁效果已经不容忽视。 因此,综合考虑运动的可耐受性以及有效性,研究人员认为最有效的抗抑郁运动是散步或慢跑、瑜伽和力量训练,而小众一点的运动如混合有氧训练,跳舞也表现出一定的抗抑郁效果。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男女有别的25个有趣的“事实”」 结合这个女性器官完整解剖结构的视频,探讨一下男性和女性之间重要的生理、生物学和营养方面的差异,非常有趣。 1、男性通常皮肤较厚,大约比女性厚了25%,而且胶原蛋白的密度较高。 2、密度的差异不只有皮肤;通常,男性比女性有更密实、更坚固的骨骼、肌腱和韧带。 3、从14岁到51岁,女性通常比男性需要更多的铁。这是由于女性会在月经期间失血,月经周期通常为28至40天。 4、平均而言,男性的肌肉量通常比女性高,骨骼肌的动作也更快、更有力。但女性的肌肉较能抵抗疲劳,并且恢复的速度也比较快。 5、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第二长的手指是拇指旁边的食指。而男人却恰恰相反,他们的无名指(小指旁边那只)通常比食指长。 6、叶酸是一种必要的维生素,男人和女人都需要它。但叶酸对于育龄妇女而言尤为重要,在怀孕时,女性需要足够的叶酸来支持婴儿的神经发育。 7、男性和女性的大脑在结构上、处理信息的方式以及与化学信号相互作用的过程等,都存在差异。举例来说:男人拥有较多内含信息的灰质构造,但女人则有较多的白质,这些各自连接到大脑的不同部分。而且,女性比男性拥有更大的记忆中心。 8、女性的昼夜规律可能比24小时还短。(通常一天内会短少6分钟。)男人比较会当夜猫子。但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女性的整体表现会比男性好。 9、在运动时,女性的身体主要在燃烧脂肪;而男性则是燃烧碳水化合物。 10、成年女性体内的睪固酮浓度平均约有每公合15-70奈克(ng/dL),成年男性平均约为270-1070奈克/公合。30岁以后,男性睪固酮浓度每年会下降约百分之一,在女性身上则不会发生此现象。但女性在停经后,雌激素浓度却会下降。 11、男性有喉结,这是因为他们的喉头较大,使周围的软骨更加突出。 12、男性和女性的骨量会在30岁左右达到巅峰。在40岁时,男性和女性都开始流失骨质,而更年期会加速女性的骨质流失。因此,51-70岁的女性比同龄男性需要多摄取200毫克(mg)的钙,因此女性每天需要1200毫克,男性每天1000毫克。 13、男性日常卡路里需求高于女性。这有几个原因:较高的肌肉量、身高和基础代谢率;而同样重量的肌肉所燃烧的热量会超过脂肪的两倍。 14、男性和女性的体脂肪含量不同。女性有较多的体脂肪(约百分之10),主要是用来维持生殖系统的运作。最好的例子是,当女性的体脂过低时,月经就会停止。 15、女性的体脂肪通常囤积在臀部和大腿;而男性的脂肪则多半囤积在胃部周围。 16、男性和女性的体型、肌肉量和卡路里需求之间的差异,显示男性通常需要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饮食。 17、一项研究发现,男性的静止心跳率低于女性,但女性的心跳率峰值较低。运动中,男性的心跳通常增加得较快,之后也会更迅速减缓下来。 18、男性通常有较多的红血球(每微升4.7-6.1百万个红血球,而女性每微升有4.2-5.4百万个红血球)。 19、女性的血压通常低于男性,不论人种或民族。 20、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男性和女性的维生素D需求相同;但老年女性需要增加维生素D的摄取量,这样才能促进钙质吸收。 21、男性比较少定期做体检。而在就医时,他们比较会对自己的症状有所隐藏或撒谎。 22、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对锌的需求差不多。但孕妇和停经后的妇女需要更多的锌。男性和女性都会将锌储存在骨头中,但男性也会储存在前列腺中。 23、男性对寒冷气温不太敏感。 24、女性的嗅觉和味觉较好,她们的嗅球中有50多个细胞(神经元),嗅球是负责处理气味的大脑部位。女性的味蕾通常也比男性多。 25、男人和女人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有部分的差异部分是来自于生理反应。平均而言,男性更容易成为色盲,但他们的眼睛也更能感觉到移动;女性则是比较能区分微小的颜色差异。 这些性别差异都不应当被视为各方面的限制,这些都只是平均值和典型的情况,并非所有的男人都比较强壮,也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有更好的味觉。 不要让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差异,妨碍您实现您的健康或人生目标... video credit by:SciePro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确实很好看,追到了14集。国产剧能拍成这样,可以了。 第一次看郭麒麟演戏,刮目相看。其他角色都个性鲜明,非常出彩,吴镇宇、王迅还有齐溪👏👏👍 据说是根据一位作者真实经历的书(同名)改编的,有意思,有机会看一下。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人类衰老的两个高峰:44岁和60岁」 如果你注意到自己的皱纹突然增加,或者感觉好像一夜之间就老了,这也许是有科学依据的。 最新研究表明:我们可能不是逐渐衰老的,而是在44岁和60岁左右出现两次衰老高峰。 这项研究于2024年8月14日发表在《Nature Aging》,结果表明,人体内许多分子和代谢物并不是线性变化的,而是在某些时期经历着快速变化。 研究共纳入108名年龄为25-75岁的参与者,每3-6个月采样一次,以收集这些参与者的纵向生物样本;中位随访1.7年,最长达到6.8年。 针对每位参与者,研究者均检查了其体内大量的生物标记物,包括粪便、皮肤、口腔和鼻腔中的微生物群,以及血液中的蛋白质、脂肪和其他分子,总共135,000多种。 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分子和微生物中,只有一小部分(仅6.6%)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变化(即线性变化)。大部分变化却表现出非线性模式,第一波变化发生在44岁左右,包括与心血管疾病以及代谢咖啡因、酒精和脂质能力的分子;第二波变化在60多岁时,包括与免疫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肾功能相关的分子。与皮肤和肌肉老化相关的分子在两个时间点都发生了变化。 本研究的通讯作者、斯坦福大学遗传学教授Michael P. Snyd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人类的衰老不只是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变化,而是会发生一些非常剧烈的变化。事实证明,40岁中期是一个剧烈变化的时期,60岁初期也是如此”。 一些女性听到自己在50多岁时会发生突然变化,可能不会感到惊讶,因为有更年期的存在。但研究人员排除了更年期是造成这种突然变化的原因,因为从男性身上采集的样本也显示出了类似的变化。参与该研究的一位研究者表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尚不清楚,应作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发现的模式也与之前的证据相符,即许多与年龄有关的疾病风险并不是逐渐增加的,例如,阿尔茨海默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在60岁后急剧上升。一些变化也可能与生活方式或行为因素有关,譬如酒精代谢的变化可能是由于40多岁时饮酒量增加所致,而这段时期可能是人生中压力最大的时期。 研究者Snyder认为,人们应在达到这些年龄里程碑之前照顾好自己,在身体还健康的时候为即将发生的转变做好准备,如开始跑步或者是用健康的食物沙拉代替汉堡等等... 原文链接:t.co/L5iDVLbYKz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团体迷思”(英文:Groupthink,亦作团体盲思、集体错觉),意思是说,当你陷入了人群,你的行为、认知全都会向群体靠拢,就会变得不理智。 情绪具有超强的传染性和扩散性,不仅能从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也会因为一件事蔓延到所有事。 在坏情绪的传播下,所有人都会成为受害者。 因此,凡事多独立思考、别跟风,拒绝情绪传染,方能分辨是非真伪...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2024年全球最畅销药物排行榜」 随着全球各大药企陆续公布了财报,2024年上半年最畅销的药物排行榜也随之出炉了~ 排名第一的仍然是默沙东的K药,H1销售额高达142.17亿美元,同比增长18%。K药全球已经斩获40项适应症,且这个数据仍在不断增加中,各种联合疗法层出不穷。目前K药在超过30个肿瘤领域进行了超过500项的临床试验,其中半数以上是属于联合用药的临床试验。 糖尿病、减重市场潜力巨大。排名第二的丹麦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针剂降糖版销售额82.87亿美元,口服片剂司美司美格鲁肽16亿美元,减重版Wegovy30.8亿美元,加起来总额近130亿美元,直逼k药的142.17亿美元。司美格鲁肽也是下一任药王的潜在明星选手,不出意外,最迟在2025年,就能超过k药成为新药王! 抗凝药阿哌沙班仍然坚挺,以71.36亿美元的销售额名列第三。在VTE领域,占据绝对的王者地位。 赛诺菲王牌产品达必妥势不可挡。2024年H1销售额高达66.96亿美元,距离曾经立下的年销售额破100亿欧元的目标越来越近了。在特异性皮炎、哮喘领域一骑绝尘。这款产品也被认为是法国赛诺菲重新回到一线外企的“杀手锏”。 HIV防治的难点在于无法治愈、控制困难,目前全球还没有研制出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没有预防的疫苗。但前不久,抗病毒王者吉利德公司,发布HIV新药lenacapavir的三期数据,结果显示,其研发的“Lenacapavir”(来那卡帕韦)在预防艾滋病毒方面显示出了100%的有效性。而必妥维作为吉利德目前在售的HIV产品,也大卖了61.77亿美元,排名第五。 恩格列净是最受欢迎的sglt2药物。预计H1销售额60亿美元,在竞争激烈的口服降糖药市场,能杀出重围,足以见其实力之强。 强生制药一直深耕血液肿瘤领域,旗下重磅产品达雷妥尤单抗销售额55.70亿美元,伊布替尼销售额32.25亿美元。皮科产品乌司奴单抗销售额53.36亿美元。 像制药巨头阿斯利康,旗下多款产品进入排行榜。降糖、心衰产品达格列净销售额高达38.36亿美元,成为阿斯利康最畅销的单品。肺癌常青树泰瑞沙销售额32.03亿美元,PDL1销售额22.59亿美元,同比增长25%。新一代BTK抑制剂阿可替尼表现不凡,销售15.08亿美元,同比增长28%,迅速抢占泽布替尼、伊布替尼的市场。 第一三共也凭借神药DS8201上半年17.72亿美元销售额榜上有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ADC时代的来临,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ADC上榜。 百济神州是唯一上榜的创新药企。旗下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势不可挡,上半年共营收1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泽布替尼也是唯一一款在头对头试验中对比伊布替尼取得优效性的BTKi。 其实还是有很多潜力无限的产品,比如诺华的cdk4/6瑞博西利,虽然上市晚,但增速迅猛。比如罗氏的眼科双抗,H1销售额就接近去年一整年的销售额了,足以见其潜力之大。比如美国礼来的替尔泊肽,号称史上最强减肥药,妥妥的重磅炸弹!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心理学家发现:相比晚起者,早起的人的潜意识里,每天的时间更长。 早起是一种自律,也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掌控力。 “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对抗久坐的“3分钟健康术”」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显示,比起一天坐着的时间不满4个小时的人,久坐8~11个小时的人,死亡风险增加了15%。久坐11个小时以上的人,死亡风险甚至高达40%。 同研究也指出,“一直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平均每个小时会减少22分钟的寿命。” 美国UCLA的研究也发现,坐着的时间愈长的人,大脑颞叶内侧会变薄,导致认知功能下降,阿兹海默症等失智症的风险变高。久坐30分钟,身体的血流速度会下降70%,也就是血液变“浓稠”,造成血管容易阻塞,形成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提高心肌梗塞、狭心症、脑中风的风险。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2.5倍,癌症风险增加21%,“久坐不动”会大幅提升所有生活习惯病的风险及死亡率。 有的人认为坐一两个小时就是久坐,也有的人认为坐上一天才算久坐。美国久坐行为研究网络(SBRN)给出的定义: 久坐是指“以坐姿或斜躺姿势时能量消耗≤1.5 METs为特征的任何清醒行为”。 这里不但指出“久坐”状态下的能量消耗,更指出“久坐”的姿态:坐姿,或者斜躺姿势,都算是久坐。常见的久坐行为,包括工作、学习时的姿态,以及看电视、使用计算机、驾驶、阅读、书写、玩棋牌游戏等。 如果这个定义不好理解,我们可以换一种通俗的说法:一般认为一周在清醒状态下坐姿超过5天,大于8小时/天,或持续2小时没有起身活动和改变坐姿,即可视为久坐一族。 你可能会这样想:“那我每天进行30分钟运动,久坐应该就不会对我造成问题吧?” 对于这个想法,科学家们也很好奇是否正确。由英国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亚大学所率领的国际研究团队,就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科学家想知道:是动得越少、还是坐得越久,越容易死掉?2021年5月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子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分析来自英国、美国和瑞典的6个研究数据库的数据。这些研究的参与者需全天穿戴身体活动监测器,因此能提供各类身体活动的时间,从久坐、家庭庶务、通勤的步行、跑步到剧烈运动都有纪录。这就让研究团队能分析不同的身体活动时间与组合,会如何影响参与者的死亡率。其中涉及13万名成年人,平均追踪时间为4.3至14.5年,期间3892人死亡。研究团队使用六个数据库的数据作大规模分析。研究团队首先发现,每天30分钟的中度运动,确实能降低80%的死亡率,但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每天久坐的时间低于7小时。 如果你一天久坐的时间长达11 ~ 12小时,那即使每天进行30分钟的中度运动,其死亡率和没运动的人一样。 研究团队强调,这个结论不是说“每天30分钟的中度运动”没用,而是提醒我们:如果想对抗久坐的伤害,运动就不该像代办事项一样,以为每天进行30分钟就完事。而是要在生活中尽量减少久坐时间的同时,适时地将运动与各种轻度身体活动做组合,才能有效降低久坐的伤害。一起对抗久坐:找出适合你的身体活动组合那怎样的身体活动组合能有效降低久坐的伤害呢? 研究团队根据分析结果得出1:3的比例。也就是每坐1小时,就起来进行3分钟的中度至费力运动(或12分钟的轻度身体活动),是改善健康和减少死亡风险的最佳选择。 根据这个基本公式,研究人员提出几个在一天中可用的身体活动组合建议,而这些组合可以降低30%的死亡率: 55分钟的中度运动+ 4小时的轻度身体活动,可让你久坐11小时 13分钟的中度运动+ 5.5小时的轻度身体活动,可让你久坐10.3小时 3分钟的中度运动+ 6小时的轻度身体活动,可让你久坐9.7小时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哥伦比亚大学心血管健康中心运动测试实验室的主任Keith Diaz表示: “日常30分钟的中度运动对健康的身体状况很重要,但四处走动、不整天久坐同样也很重要。” 她也表示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发现“轻度身体活动”对健康的价值。 “这对那些可能没有时间、能力或愿望从事运动的人来说是好消息。他们可以从大量的轻度身体活动和少量的中度至费力运动中获得健康益处。我们的研究表明,身体活动没有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我们最喜欢的。更重要的是身体活动的组合,以适当的运动和轻度身体活动取代久坐。”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想要改善情绪,多运动 想要认识自己,多写作 想要帮助别人,先帮助自己 ​​​~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很喜欢一句话: “如果不能按你所想的方式去活,总有一天,你会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 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要做什么的事。 要相信,生活从不会辜负每个认真雕刻自己的人....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饭菜一定要趁热放冰箱!原来之前的习惯都是错的」 食物放冰箱要把握两个关键点: 趁热+密封! 为什么要趁热?饭菜做好后,当温度开始下降,细菌也随之开始“入驻”:4℃~60℃被称为食物的危险温度区,细菌在这个区间内会大量繁殖。 那到底要不要等食物凉再放冰箱?要解开这个谜,得搞清楚3个问题: 1、等待放凉的食物,会发生什么? 2、趁热放冰箱,真的会伤冰箱吗? 3、正确的方法是什么?怎么放才合适? 只要温度合适,饭菜里的细菌会暴增!其实食物上通常都沾有细菌,数量不多,但有些值得重视: 既有大肠杆菌这样平时人畜无害、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能让人生病的“条件致病菌” 也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这些在数量很少时就很厉害的“强毒力致病菌” 但这些细菌一旦大量增殖,再吃进肚子里就会出问题了,可导致细胞功能紊乱、毒血症,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影响细菌增殖的因素很多,包括食物的营养成分、酸碱度、含水量、烹饪的方式等,但影响最大也最普遍的因素还是—温度。 我们都不希望细菌随意繁殖,所以先来看看最不适宜的温度: 超过60℃,绝大多数细菌无法存活 低于4℃,细菌增殖明显缓慢(并不是不增殖) 而在上至60℃、下至4℃的这个区间里,细菌都能较快地生长,因此4℃~60℃也被称为食物的“危险温度区”。 再比如35℃~37℃,正好是人的体核温度(内脏温度),也正好是以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代表的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最适生长温度。 一旦大量沙门氏菌和金葡菌进入你的身体,可以引发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 推友们想想,现在正是盛夏,气温是不是也就这个温度? 所以,饭菜在进冰箱之前的时间,越短越好。 多在室温下放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显然,要降低食物上的致病微生物繁殖速度,最有效的策略应该是在食物烹饪好以后,尽量缩短在“危险温度区”状态的时间。 用大白话说,就是任何美食只要你不准备吃了,就应该尽快降温至4℃以下保存。 尽快到底是多快? 这么说吧,哪怕是一盘热气腾腾刚出锅的菜但你不准备马上吃,就可以装进带盖的密封盒子里,放进冰箱。 总之,趁热放,越早降温越安全。 这里要特别强调下密封保存,推荐用带盖的密封盒保存。可以让食物不串味儿,还能减少水分蒸发,好处多多。 除了做好的菜,买回来的不准备马上吃的菜,也要尽快放冰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不超过2小时。 生肉、禽肉、海鲜、蛋类及其他需要冷藏的食品,都不要放在室温下超过2小时;如果室温超过32℃,这个时间要缩短到1小时。 说完这些,推友们可能会担心一个问题,热菜直接放进去,伤冰箱吗? 答案是:不伤。 热饭热菜放入冰箱,会短暂提高冰箱温度,但冰箱冷藏室装有温度传感器,传感器感受到温度升高,会立刻启动降温程序,让冷藏室恢复低温状态。 而热饭热菜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降温,具体时间可能根据饭菜量有不同,但是一般家庭的剩饭剩菜,都能很快降温。 可能又有人会担心,热饭热菜温度很高,会不会把旁边的菜弄坏? 这个问题,同样不用太担心。 在这段降温的时间里,确实会让周围的食物温度上升,但对温度影响很小很小,也就相当于开了几次冰箱门而已。这种临时的温度升高,冷藏室温度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总之,冰箱比我们想象中更坚强更智能。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心理学里有个概念,叫“受害者心态”~ 抱有这种心态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会把自己当成受害者。 “受害者心态”最大的特征是:遇事向来从别人身上找原因。 少一点抱怨别人,多一些反思自己,是一个人心态变好的最基本条件... 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曾说: “人最大的劣根性,就是双眼都用来盯着别人,所以我们要用一只眼看世界,留另一只眼来审视自己。”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推荐英国历史学家Peter Watson的这本「法国的思想:400 年的浪漫、革命与复兴」 关于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答案”里面都有...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泰国的公益广告无敌!看过很多,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与感动!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真正的松弛感,源自于我们身上的「黑色生命力」
View details
avatar
@HotmailfromSH@x.good.news
「脑中风科普(续)」 之前我们科普过脑中风(stroke),这个视频利用非常简单直观、有趣的动画解释什么是脑中风~ 一、如何识别主要症状; 二、如何治疗; 三、我们可以做什么来防止脑中风发生。
View details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