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文详情
avatar
@Gnpink@m.cmx.im

家庭对话引出的一些撕烤

前情提要(家庭群内)
我:“大学把人变成鬼”
我爸:你怎么了
我:表达这两个月以来的压力和崩溃
我姐和我爸:大学已经很好了,疫情之下打工人如何如何,上海大学生更惨balabala,换个角度就当历练吧云云

我 疯狂思考/打字 如下

对话有不同场景,【理性的】和【感性的】这两种对话,表达的目的、期待的回应都不一样。
比如每次发生男性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后,总会有抱怨“天底下男人没一个好东西”“靠近男人就会变得不幸”。这些话当然不完全正确合理。但是,这是感性主导的话,说话者是在表达自己(长期积累下)的不安、恐惧、愤怒情绪,而不是在客观论证“男人到底好不好”。所以跑上去说“你这样说太偏激了”“xxx就是个好男人”,无论正确与否,都只会令对方更加反感。
“理性中立客观”都是好词,为什么“理中客”现在变成了贬义词,就是因为在一个情绪主导的对话中,非要用理性的东西去否认别人的情绪,即使说的是对的,也不会产生任何好的效果。

然后这个问题可能又会变成“女人就是不讲道理”“女人哄着就行了”,这也是父权社会建立起的性别期待和规范,一方面不允许男人有情绪,一方面又污名化女人的情绪,对男女都有害。每个人都有感情需求,每个人都会感到喜怒哀乐,每个人也都希望别人能理解自己。沟通只和情景与场合有关系,分清对方说的话到底是在感性抱怨还是理性沟通就行,和性别没有关系。

那我干嘛要说这么一大堆,回到我们这个场景,我现在分析的这些话是理性的,刚刚对学校的抱怨是感性的。我并不是在说“学校压力太大了,学生是社会上最惨的群体”,而是在说“我这学期在学校压力很大,这两个月一直感觉很难受”。
面对对方的抱怨, 「用一些痛苦去否认另一些痛苦」的回应就是用理性否认感性,是不太妥的,比如“你经历的这些算什么呢 你看看某地某人那么惨 你已经很幸福了应该知足”云云,只会让对方更反感而不是更知足……
就 我也没有指责你们,也能感觉到其实你们想安慰我。就是想说清,如果目的是安慰,这种说法的效果并不好;如果目的是讲道理,其实道理我都懂。。我当然知道走上社会比待在学校会遭受更多毒打,但这不妨碍我这两个月在学校感到很痛苦。人心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样的因素在不同人身上的反应也不一样,都是很难量化的。

查看详情
0
0
0
@Gnpink@m.cmx.im
0/48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