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享梦游打着CITS旗号到处招摇,我来扒一扒享梦游与中国国旅究竟有个啥毛线关系

2023-03-23 星期四

                       撰稿|逸尘在旅途

                    栏目|旅业观察

本来我懒得写享梦游——一家把旅游做成了传销的公司,可最近我在小红书上竟然刷到了好多条享梦游招募合伙人的笔记,居然打着国营老字号中国国旅CITS的招牌四处招摇,厚颜无耻地硬把自己与一家有着70多年历史的老牌国营旅行社强行绑在一起,着实把我给恶心到了。


于是,我决定来扒一扒这个“想梦游”,哦,不,是“享梦游”。同时也为大家起底国旅环球(北京)国际旅行社,因为享梦游之所以能与中国国旅扯上关系,根源就出在国旅环球的身上。


我在以往的文章中凡是写到我的前东家旅行社时都用A公司代替。今天我不装了,我摊牌了。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 CITS Head Office就是我工作了近10年之久的前东家,简称国旅总社。


因为我被享梦游恶心到了,实在看不下眼一家曾经由国务院直属的老牌国营企业竟然沦落到为一家有传销性质的所谓旅游社交公司背书贴金的地步,实在看不下眼一块价值700亿、无数精英为之付出了最美好青春年华的旅游品牌,竟然被小红书上的一群人糟蹋。


要想解释清楚中国国旅与享梦游的关系,故事需要从国旅环球(北京)国际旅行社的历史说起。当年,我亲眼目睹了这家公司的孵化与诞生过程。

01  从国旅总社出境部孵化而来的国旅环球:低调的出境旅游同业批发商


国旅环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某天,我突然听到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一抬头看到10个人跟着我们部门领导走了进来,这就是国旅环球(北京)国际旅行社的雏形——国旅总社出境旅游部代理人销售处的早期员工影像。


2005年底,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决定成立一个代理人销售处,从社会上招聘了一批同业销售人员,从此开启了出境游批发业务的探索之路。三年后,这个代理人处从国旅总社分拆了出去,自立门户,成了国旅总社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起名:国旅环球(北京)国际旅行社。之所以起了这么个听上去有点拗口的名字,是想蹭一点“环球行Total Travel"的品牌。


“环球行Tota Travel”的品牌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国旅总社大约在2004年注册的一块专门给公民出境游使用的商标。国旅总社自成立之日起一直专注入境游,后来终于要认真做公民游了。考虑到中国国旅CITS是公司的品牌,就给公民出境游和国内游各又注册了一个商标,分别是“环球行”和“国旅假期”。

享梦游达人在网上声称,国旅环球后来继承了这块”环球行“品牌,纯属一派胡言。这个商标一直归国旅总社所有,不用是不用,但没有送人。


国旅环球自立门户后逐步招兵买马,添置了自己的产品与操作部门,面向全国各地的旅游代理商销售,与国旅总社自己的出境旅游部的关系基本属于井水不犯河水。两边各做各的产品,各有各的销售渠道。产品特点、目标客群都有较大的差异,倒也相安无事。


国旅总社面向直客市场,常年花钱做大量品牌宣传。国旅环球面向同业市场,不承担面向C端的广告费公关费,用人工销售的方式最简单粗暴有效。


在2008至2017这十年间的国旅环球可以说是非常低调,几乎不出现在任何媒体上,没什么声音,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家公司。


同业批发商的定位决定了他们也不适合大肆宣传。众所周知,拥有一家非常强势、非常知名的公司对于做旅游同业批发这门生意来说反而是掣肘。代理商安身立命的本钱就靠着自己手上这点客源,一般都不愿意与知名度太高、自己也做直客的大公司合作,怕客人被切了。


这就是为什么依靠同业批发业务起家的众信,在成功上市并进军零售市场后火速把原来的出境游板块分拆出来成立了一家叫做优耐德的公司。优耐德就是United,联合,赶快把众信的牌子藏起来,生怕代理商们忌惮众信这块牌子,不愿意继续送人了。


国旅环球切入同业批发市场的时间点并不好。此时,全国出境游专线批发商的格局已经形成了,有的已经创业十几年,二十年了,与代理商的感情也建立了多年。再加上国企天然的僵硬体制,这一阶段的国旅环球的发展不算好,勉强维持,在国旅的庞大体系中可以说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不受爹娘疼爱的孩子。我只能评论说:也不容易。


02  国旅环球在2017年悄然易主:被福建民企收购,不再受国旅总社的控制


时间走到了2017年,国旅环球在这一年发生了所有制的重大变化。说的好听点,是国旅总社对国旅环球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说的难听点,是想甩掉这个包袱。收购了国旅环球81%股份的是厦门市金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实控人是曾旭。


买主不是外人,是国旅总社的老熟人。话说国旅总社自从2009年上市后就开启了买手模式,在全国各地陆续并购了一批民营旅行社,参股股份每家各不相同,收购后都统一改名叫:中国国旅(XX)国际旅行社。国旅总社在福建收购的是曾旭的公司。曾旭担任中国国旅(福建)公司总经理多年。这一回,他反向收购了国旅总社的子公司,没有100%收购,收购了81%。全收的话,国旅环球就和中国国旅没有任何关系了,以后就没法蹭这个品牌了。


国旅总社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想要卖掉国旅环球?


2016年,在国资委的批准下,国旅集团整体并入了港中旅集团。国旅总社作为成立70多年之久的老牌国企,因历史原因,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参控股公司多如牛毛,本来就够乱的,在合并重组之际对各子公司进行一番盘点整理,看看是该留下、该破产、该出售,还是该重组。国旅环球在国旅总社手里不是个宝贝,留着也没啥用。


福建公司为什么想要买下国旅环球?


为了取得正统地位,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用国旅环球的牌子做全国的同业批发生意,首先是他们的强项邮轮业务。


做出境旅游的同业批发生意除了要搞定签证、机票这些资源外,还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心理问题。除了要拼公司实力,更要拼城市地位。


如果你的公司不在北上广成这几大中心口岸城市,即便你的资源再好、能力再强,也做不起来。因为无法服众,这是个心理问题。一家杭州的出境旅行社跑到江苏来做同业生意,就算价格再好,江苏十三太保也不服气,不愿意拼人给你,愿意拼上海。不是你不行,是你的城市地位不行。


收购国旅环球正是看中了北京的城市地位,因为拿一块福建的牌子做全国同业批发业务实在是不好用。各地方的旅行社会想:你一个福建公司想让我拼人给你,凭什么?凭什么不是你把人拼给我?


取得了国旅环球就好比取得了正统地位,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中国人自古就讲究正统地位。东汉末年,曹操挟持了汉献帝当傀儡皇帝,他的魏国就成了三国中的正统,他就方便收获民心,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国旅总社在这里就如同被挟持的汉献帝,虽然对这家公司已经没有控制权,但曹操还要打着你的旗号逐鹿中原。


从天眼查上可以看到,国旅环球自2017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动。企业性质不再是法人独资,法人和高管都变了,国旅总社的人悉数退出,公司也搬出了国旅大厦。


2017年,国旅环球的掌舵人悄然易主,但外界并不知情。易主后的国旅环球没有改名,因为福建公司的收购目的就是为了靠上中国国旅这颗大树,蹭上CITS这个价值700亿的旅游品牌。


不过,可能有些旅业朋友注意到了国旅环球的经营风格在此以后的变化,变得更活跃了,在行业媒体上开始有声音了,不像从前在国营体制下的低调、保守、不敢冒险。


03  国旅中旅合并:自摘老匾,留下可乘之机


国旅集团在2016年整体并入了港中游集团,但两边的团队此时并没有整合,还是两块牌子、两套人马、各干各的。到了2019年,两套系统终于开始了完全的整合,要彻底合并成一家了。


这一年,合并重组后的中国旅游集团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匪夷所思、大跌眼镜的决定:国旅和中旅这两块响当当的牌子都废弃不用了,另起炉灶,发布了一个叫做“我和旅行Our Tour”的全新对客品牌。


我承认,我当时真的惊呆了。两块加在一起快有200岁的直客品牌,就这么扔了?


据内部知情人士介绍,这么做的原因是中旅和国旅两派人马都要求沿用自己的品牌,谁也不让步,争执不下,最后只好决定两个都不用,重新创造一个中性的新品牌。"我和”的意思就是两块品牌联合在一起。


两块品牌,一个是红五星,一个是蓝地球,都非常有历史、非常有名、非常有辨别度,确实难分伯仲,很难决定究竟放弃哪个。

我相信要是哪家民营旅行社的老板得到了这两块牌子中的随便一个,做梦都能笑醒,但到了国企这边,两个都不用了。可惜了,真的是太可惜了。


所以,你看,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烦恼是因为拥有的太少,有些烦恼是因为拥有的太多。


中国国旅CITS这块价值700亿的品牌就像一块大肥肉放在那里,馋得人垂涎欲滴。这么好的东西就这么闲置着,你不用,自然有人打上了主意。


04  国旅环球趁虚而入,蹭价值700亿品牌过度,将国旅总社惹怒,终于起诉


国旅总社为什么会与自己的参股企业闹到法庭相见的地步呢?原因是国旅环球蹭品牌实在是蹭过头了。


“我和旅行”的新品牌发布后没多久,时间就跨入了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旅游业一片狼藉。


看到CITS的金字招牌被闲置,国旅环球就盯上了,寻思着:这么好的资源就这么放着,浪费了可惜,不如我来用吧。简单地打过招呼后,国旅环球雄心勃勃地谋划着用CITS这块招牌大干一番事业。


他们不再满足于自己之前被划定的出境游同业批发商的定位,不再满足于龟缩在原先的小天地里,在疫情期间高调发布了面向全国招募分公司合伙人的计划,把脚插进了直客领地。


下面这篇文章是国旅环球北京公司的公众号发布的,在后面的品牌之争败诉后自己又删掉了。


在新冠疫情期间,已经易主的国旅环球举着CITS大旗在全国各地招摇,谋划全国布局,号称千司万店计划。不得不说,民营资本控制下的国旅环球确实有雄心壮志,是个干事业的主,但是CITS这块老匾确实不属于他们。


国旅总社在全国各地有不少控股子公司,是面向直客的。现在,国旅环球也涉足直客市场,就与国旅旗下的其他公司搅合了,侵害了他们的利益,也动了老牌旅企最后的蛋糕。


追溯国旅环球的历史,这家公司自成立之日起确实没有为CITS品牌做出过经济贡献和人力贡献。


国旅总社面向直客市场,承担了一切为提升"中国国旅CITS"这个品牌的公众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付出的成本,包含常年在报刊、杂志、北京广播电台等大众媒体投放的广告宣传费用、栏目合作费(同时也是公关费);每年参加各种旅游展会的展台费;在北京开设的所有直营门店的店面租金和运营费等等。门店除了是销售渠道,也相当于一种户外广告。这些费用的数额是相当庞大的,费用是由国旅总社自己承担的,由相关业务部门分摊,我所在的出境旅游部是大头。而国旅环球是一家面向同业B端市场的、独立经营的子公司,并不承担这些宣传费用。对于CITS品牌的贡献,只是在同业市场。


众所周知,直客品牌与同业品牌的含金量完全就没法比。为什么绝大多数旅行社老板创业都是选择做地接社、做批发商呢?不是不想做直客,是实在做不起。做C端的生意实在太烧钱,线上引流,比如百度品专关键字广告都很贵。而且就算花了钱也不见得有效果。没成果的话钱就白花了。一个为公众广泛所知、具有公众好感度的品牌是需要历经时间的磨砺与沉淀的。除了有VC给投钱的,依靠自己的原始积累创业的人基本没人舍得花钱做直客。


做直客生意,前期的投入非常大,但是在品牌树立起来后也享受由品牌溢价带来的收益。做同业生意,前期的投入少,日后的获益也少。付出与回报永远是密不可分的,权利与义务永远是对等的。


国旅环球原本也没有为提升CITS的品牌价值花过钱。易主后,公司不姓国了,更不该占有中国国旅的品牌。买下了子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就想霸占母公司价值700亿、历尽70多年磨砺的直客品牌。这桩生意未免也太划算了。


此时此刻,我觉得国旅环球这家公司好美呀。

哪里美?

国旅环球终于把CITS的品牌正主——国旅总社给惹怒了。按照国旅总社的说法,对国旅环球的侵权行为一再劝说、警告,均无效,最终将国旅环球告上了法庭,用强制手段要求其摘下CITS的老匾。

最近的一次庭审判决书是2022年7月出的。这是我从裁判文书网下载的判决书。有兴趣的可以阅读,点击图片翻页。

05  败诉后的国旅环球被迫收敛,但其投资的享梦游继续拿着CITS拉大旗作虎皮


国旅环球一审败诉,二审双方和解,摘下了CITS老匾,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蓝地球logo换掉了,改成了一头飞象——代表厦门金象旅游投资公司。

这个公众号的IP地址显示这个号的运营人在福建,证明了新的国旅环球的根据地在福建。


介绍完了国旅环球的历史,国旅环球与享梦游又是怎么扯上关系的呢?


国旅环球不是雄心勃勃地在全国扩张版图嘛。这不,旗下有一家叫“国旅环球行(海南)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对享梦游国际旅行社做了投资,占股20%。享梦游的另外80%股份由彭士平父子持有。彭春良是彭士平的父亲。


彭春良先前有一家湖南享梦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已经被注销了。


就这么着,七绕八绕,通过国旅环球这个中介(国旅总社在国旅环球占了一点儿股份,国旅环球的子公司在享梦游占了一点儿股份),享梦游总算与中国国旅绕出了一点点关联,就死皮赖脸缠上了,拉“中国国旅”大旗,作“旅游社交分享”虎皮。


享梦游达人们粉墨登场,举着CITS招牌四处招摇,拿着喇叭、扯着嗓门,在小红书上大言不惭地喊:


我们是中国国旅的人!

我们的产品都是中国国旅提供的!

我们是有国企背书的!

我们是有国家背书的!

快来加入我们!




看看这位,说“这个94年的神话人物在中国国旅创立了享梦游品牌”。


你不如干脆说“这个94年的神话人物在享梦游创立了中国国旅品牌”得了。


1994年真是个特别的年份。1994年发生了什么?


1994年,神话人物彭士平先生横空出世。

1994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正在人民大会堂庆祝自己的40岁生日。

强行拿700亿价值的国有品牌给自己贴金,强行说国旅环球继承了CITS品牌和环球行Total Travel的品牌,强行绑定自己与中国国旅的关系。


此时此刻,我特别想说诸葛丞相的那句经典名言


连国旅环球都败诉了,不继续使用“中国国旅”的品牌了,想梦游,哦不,享梦游,就更没资格使用了。中国国旅和你有个毛线关系。


我又想起了电视剧《安家》里面的名场面:曾经借住在龚家花园的一间小破屋里的太表姑奶奶一家硬说自己和龚家是一家人,说老洋房自己也有份,要求分5000万。

屏幕上有妄想霸占龚家花园的奇葩太表姑奶奶。


现实中有妄想霸占有70多年历史的、价值700亿的国字头旅游品牌的奇葩享梦游。


不同的故事,同样的无耻。


06  疫情三年,旅业皆举步维艰,独享梦游一家增长。反常便有妖,下一个海涛?


在三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国内国外的旅游业皆一片狼藉,一片哀嚎。整个业界无论是携程等OTA巨头,还是大型上市旅游运营商,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无不举步维艰,就唯独想梦游一家逆势增长。哦,不,是享梦游,对不起,我又写错了,并且还获得了智阳资本的投资。这个现象不奇怪吗?


中国有句老话:反常便有妖。


早在2021年,行业媒体<旅界>就报道过“享梦游”这家公司的经营模式和背后的种种蹊跷。<旅界>在文章中写道:


“彭士平做微商和代购起家,他嗅觉灵敏,擅于不断地兜售自己的故事,唤起身边人对金钱的渴望。旅界调查发现,想成为享梦游的享游达人(会员)需向享梦游缴纳一笔2888元的金额,而如果想在享梦游开“分公司”则需要缴纳一笔高达3万元的费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享梦游“拉人头”的享游达人,招纳新的享游达人会得到返利888元,而招纳“分公司”则返利2000-5000元不等,而有了享游达人抑或“分公司”的头衔,就可以继续为享梦游发展新的享游达人、“分公司”。据一名知乎网友Candice透露,“交了3万就是开分公司,但这个分公司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分公司,就是一个人,然后叫分公司。”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对传销的定义是超过拉人头三级就算传销,所以一般的直销公司只拉两级,享梦游或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一些享游达人不停地切换新马甲,盗图,在朋友圈刷屏,把旅游产品销售变成微商模式,一场场享游达人周游世界的“回传美图大片”在微博、小红书、知乎轮番上演,稍有影响的享梦游达人只需拉个微信群,就能“对韮当割”,开始赚返佣。”


“令人蹊跷的是,本次投资享梦游的智阳资本在资本市场也颇为神秘,除了本轮投资在投融资市场上再无其他声音,企查查显示,该公司2012年5月在香港由私人注册,注册地址等信息均为空白。”


此外,在知乎、小红书、头条等社交平台上,关于享梦游的质疑声也非常非常多。


反常便有妖



不得不说,当前这个社会的风气真的很坏。有太多的人不想勤勤恳恳工作,不想老老实实做生意,梦想着躺平发财,梦想着割别人的韭菜。他们的想法正如这家公司的名字一样:想梦游。


对于这种具有传销性质的所谓旅游社交分享式销售,入局早的人拉的人头多,肯定是赚到钱了。现在入局的人就等着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终将有传不下去的那一天,就如同当年风光一时的海涛旅游在2017年终于game over了。团款不退,成了老赖。入局早的人占了便宜,入局晚的人被套牢了血汗钱。

这是海涛旅游出事后,一位被骗走血汗钱的北京大妈在奔走维权时无奈写下的一首打油诗:


海涛旅游什么游

天天好像在梦游

欺骗善良耍奸计

欠钱不还没诚意

方案出来一大堆

只为托着欺骗你

一群老狗加军师

天天群里放狗屁

瞒天过海到何时

不如早点表诚意

记者公证揭穿你

政府部门会找你

看你怎么耍把戏

今晚还要出公告

北京大妈不信你

劝你老实表诚意

还钱大妈原谅你

以免坐牢受奴役


纵观历史,越是在经济困难时期,越有魑魅魍魉跳出来兴风作浪。


相关阅读:一个时代的背影,和我落幕的旅行社生涯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如果您喜欢本期内容,恳请您随手点一下右下角的“喜欢”“在看,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由于微信公号的推送改变的规则,如果您愿意经常看到我的文章,请记得给旅业狗添加一个“星标”。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