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大火:困在铁皮厂房里的人

2022-12-01 星期四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11月21日下午4时许,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宝莲寺镇小营村的凯信达商贸公司厂房发生火灾,大火造成38人死亡,2人受伤,89人幸运逃脱。安阳应急管理部通报,事故原因系一楼仓库内电焊作业时,有棉絮飘过并着火,引燃了车间内堆放的大量布料,浓烟导致二楼部分工人窒息,来不及逃生后遇难。死者大多是小营村内及附近村庄的女性和老年人。


记者 | 彭丽




逃生



11月21日,河南安阳,小雨。

这天是柳洁所在工厂的发薪日。她在安阳文峰区宝莲寺镇小营村的一家服装厂做工。下午4点,她和同事刚从老板手里领到10月份的工资,准备再待一会儿就下班。正说话间,柳洁的老板听到一楼有什么声响。他下楼去查看,没过多久就跑上来大喊:“起火了,快跑!”

听到老板的话,柳洁马上跟着其他人一起跑。服装厂在村里一个大厂房的二楼,整个厂房分为两层。一楼东侧是一家五金仓库,西侧是一家西药药房仓库。二楼被隔成了四个车间,分租给不同的人,其中东南、东北、西南的车间都是服装厂,西北的车间则是一个家具仓库。柳洁上班的地方正是位于西南的服装厂,而起火点在东侧——那也是厂房大门所在的位置。

于失火厂房东侧的易商谷园区拍到的现场照片

二楼的四个车间各自有自己的楼梯和大门,平时相互独立。柳洁和同事顺着自己厂房的内楼梯跑到一楼才发现,东边接近厂房大门处已经浓烟弥漫,烟雾中飘出刺鼻的味道,还有“嘎嘣”“嘎嘣”的迸裂声。柳洁一行决定往西侧跑。西边是一堵两米高的墙,墙的另一边是物流园,但墙头有防止攀爬的铁丝网。惊慌之下,柳洁拨通了丈夫韦成的电话求救。

韦成记得自己是下午4点26分接到的电话。电话里,妻子告诉他厂房起火,自己已经从二楼跑了出来,困在西侧出不去。韦成挂了电话,扛起家里的梯子,骑上电动车就往工厂那边跑。八九分钟后赶到厂房,现场还没有明火,漫天都是烟。韦成骑电动车穿过浓烟,到了妻子所说的厂房西侧,却没有看到人。他大喊妻子的名字,也没有回应。

正心慌时,他又接到妻子的电话:柳洁和同事在墙边发现了一个小土堆,借助小土堆爬上墙,同行的人用带的扳手绞断了铁丝,车间的二十多人已经翻墙逃了出来。

柳洁是幸运的,她逃生后几分钟,大火就蔓延到二楼,最终吞没了整栋厂房。据安阳市应急管理部通报,火灾最终造成38人死亡、2人受伤。起火的地方主要位于厂房一楼东侧的五金仓库,因此二楼东南侧的服装厂死伤最为严重。




家门口的工厂



起火的厂房名叫“凯信达”,位于小营村东部,临近文园西街。厂房用彩钢板搭建而成,每两块铁皮中间夹了一层泡沫,起隔热作用。白灰色外墙,蓝色屋顶,方方正正,没有招牌也没有标识,看上去与那条路上的其他厂房无异:在它的西边是安阳众力厂房,马路对面还有一排。韦成记得,大约十年前,这样灰扑扑没有辨识度的铁皮厂房便开始陆续在村里出现。2016年左右,凯信达厂房兴建时,是村里最大的厂房,有2000多平方。

这些厂房建立的过程,是城市化往小营村扩展的过程,也是小营村村民逐渐失去土地的过程。韦成和妻子柳洁都是土生土长的小营村人。他告诉本刊记者,2004年左右,因修建南林高速公路(南乐到林县),村里一部分地被征用。2010年,村里又卖了一次地,这次是卖给市里想来建厂的人。小营村离市区近,开车只要20分钟左右,厂房租金便宜,也离高速公路近,运输方便,是个租赁厂房的好地方。

凯信达老板就在此时来到了小营村。老板是安阳市区人,村庄里流传着一些关于他如何发家的故事。韦成形容他为“土老板”,最初靠路边摆摊起家,买螺丝、扳手一类的小五金物件,后来生意慢慢做大,在市区开了一家五金店。工商信息显示,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注册于2007年。2012年左右,他在小营村建了一个小厂房,主要用来放玻璃、门等建筑材料,2016年左右,才建了这次失火的大厂房,并分割成好几块对外出租,凯信达厂房二楼的3家服装厂就在此时陆续进驻。

凯信达厂房所在位置,周围厂房较多

因为离家近,来厂里工作的大多是小营村内及附近村庄的女性和老年人。柳洁告诉本刊记者,自己每天上下班骑电动车十分钟左右,已经算通勤时间比较长的。

由于平常在工地打零工,又经常去妻子的车间找她,韦成对凯信达厂房比较熟。他告诉本刊记者,铁皮厂房的优点是搭建快,缺点是闷,尤其到了夏天,柳洁形容里面“像个蒸笼”。她所在的西南侧车间,只有南边和西边有窗户,但西边的窗户离地较高,开得少,只有南边的窗户经常打开。

柳洁告诉本刊记者,她所在的车间主要做大童的秋衣秋裤,车间从里到外按照制衣的顺序,依次是裁剪、缝纫、叠衣,布料也放在最里侧的裁剪区域,只是工作起来免不了堆成一地。相关部门每年会有两次消防检查,这时她们会提前一天把地上散落的电线收起来。其他两个服装厂车间的布局差不多,不过东南侧的服装厂是做4岁以内小童的衣服,除了布料外,还有很多棉,更易燃。那里也是几家服装厂中规模最大的,有40来位员工。

事发当天,如果不是老板下楼查看并发出警示,柳洁并没有注意到有异常声响。狭小的服装厂车间里,有缝纫机的声音、裁剪不了的声音、说话的声音,楼下的五金仓库经常也有装货的敲打声,她早已习惯这些,埋头在自己的活上。她估计,东南侧的服装厂员工也没听到异常,错过了最佳逃生时机。

根据安阳应急管理部通报,事故原因系一楼东侧五金仓库内电焊作业时,有棉絮飘过并着火,引燃了二楼东南侧服装厂内堆放的大量布料。浓烟导致38名工人窒息,来不及逃生后遇难,死者大部分是村庄里的女性,从30多岁到70多岁的都有。




车间的女人



柳洁今年53岁,在家门口的服装厂已经工作了四五年。年轻时她跟着丈夫一起去外面做建筑零工,慢慢地,身体负担不了,就在同村人的介绍下来到厂里做服装。她主要负责叠衣服,叠一条秋裤一毛钱,再装进包装袋是一毛五分钱,多的可以赚3000元钱一月。

柳洁解释,服装厂的工作如此受当地人青睐主要在于离家近,又自由。“如果家里有事就可以不来,没人管,最后都是计价算钱。谁家里没个事儿,小孩、老人、这里那里的,女人做这行好顾家、好看孩子”。秋衣秋裤秋天开始卖,工厂夏天就得备货,每年5月开始是厂里的旺季。过完10月,就慢慢没活干了。

另一方面,村民们几乎没有可耕作维生的土地,也只能去工厂干活。年轻一点的做裁剪、缝纫,多的时候能挣五六千元一个月。年纪大的就叠衣服、包装、剪线头,活不是很累,可以消磨时间,还能挣钱。这次遇难的38个人里,小营村村民有12个,其中五六个都是五十岁往上的中老年女性。

计件的另一层含义是多劳多得,如果想要多挣钱就必须得多做。柳洁回忆,她所在的车间大家都是到点下班,中午还会回家休息,东南侧车间里的厂子活更多,里面的女人也更勤快,中午吃完饭就开始干活,有时还会加班到九十点才回去。

但服装厂的生意也越来越不好做。除了凯信达厂房里的3家服装厂外,小营村还有另外两家服装厂,规模更大,用韦成的话说“3家加起来都不及他们一家大”。但由于村里人工费越来越高,这两家服装厂这两年开始往小营村更南边几十公里的村子搬迁。

从火场逃生后,柳洁心有余悸,几天没睡好觉。车间被烧毁,短时间内无法开工,她的电动车还放在里面。当被问到以后还会不会去服装厂工作时,柳洁停顿了一下,回答“会”。她说,“钱还是要赚,我们没读多少书,不做这个也做不了别的,只能说以后多注意安全。”

图片为受访者提供。文中柳洁、韦成为化名,感谢实习记者傅饶的帮助。)






排版:菲菲 / 审核:小风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

原文地址: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