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够了大长腿特效的年轻人,跳起了20年前的宅舞

2022-11-29 星期二


怪物马戏团 | 文


互联网上,有一块20年前的角落,它正在慢慢扩大。


打开B站,你看到铺天而来的新视频,熟悉的舞蹈区滤镜,愈发普遍的vlog,你已习以为常。但在一些角落,你可能会刷到截然不同的东西,仿佛一些被审核卡了十多年的古早视频,而且制作它们的,经常是很年轻的UP主。


在宅舞区,偶尔会出现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品,把你拉回“宅舞”这个概念刚出现的时代。它们远离滤镜和特效,用低画质的摄像机拍摄,透着业余但质朴的热情,有时,跳舞者还戴着源自早期舞见的熟悉口罩。


@桜夏のへの


有些UP主甚至会刻意将视频压缩到360p,并加上N站远古风格的伪弹幕,重现凉宫春日的舞步,用颜文字填满标题。视频仿佛通向过去的窗口,在其中,粉丝模仿十年前的口吻,用如今被嘲讽二次元浓度过高的评论互相回复。


她甚至会考虑到高于360p的视频在旧视频网站上传后,会遭到二次压缩的问题


然后,在下个转角,你会在生活区看到从90年代穿梭来的vlog,它们由磁带DV拍摄,模特身穿怀旧港风的衣服,在逆光镜头中模仿曾经的金曲MV。时不时,你还能看到金碟豹的标志出现在视频角落——这是让很多人邂逅童年女神的音像品牌。


@翟羽住一


@木娜前辈


随后进入鬼畜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种辉煌过的流行文化仅剩的残局。但在偶尔出现的杰作下,你还是能看到熟悉的身影。有人扮成东方的角色,跳着鬼畜鼻祖“蓝蓝路”的舞蹈;刷新之后,出现的是身穿初音COS服的人,在播放着柯南的屏幕前玩来自游戏BUG的上古梗“Get Down舞”。



@樱庭芥子


眨眨眼,你说不定还会看到被封禁的兄贵全明星,化作霓虹灯的轮廓,在那条孕育蒸汽波的大道上穿梭时空。他们一闪而过,在限流的现实里一路飞奔,永恒地驰骋在棕榈树与夜色下。


@王思妇


我们活在2022年,但是一个更加古老、魔幻的时代向我们伸出了梦境般的触须。若隐若现,时而把我们缠绕进无法辨别真假的回忆——世界的雕塑上,生长着一代人的铁锈。


这两年的怀旧浪潮,其实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比如你可能见过下面这张表情图,它在两年前突然爆火全球,被人配上各种怀旧文案,人们感叹着,希望能回到照片中的时代。


@mvnicx


虽然它看着像80年代的照片,但很多细节都表明它其实是2010年后拍摄的。这组照片正是这次复古潮的代表之一,与它同时出现的,还有海外“怀旧周四”的复兴,人们约好每到周四,就在社交网络上发怀旧风的照片。


这阵突如其来的浪潮引起了海外主流媒体的关注,人们想追溯这种复古情怀的来源。因为他们迷惑地发现,这次的复古和以往的复古潮不同,新一代的人没在怀念某个自己曾经历过的特定时代,而是幻想自己曾身处某个时代,然后去怀念那个时代实际上从未有过的生活。


@柠柠酱TwT


@KeyKeyKiYoMi


就像下面这组照片,它实际上描绘的是2000年出生的人,幻想自己是一个身处2010年,怀念上世纪80年代生活的人。



怀旧好像依旧是怀旧,但它似乎又变成了某种别的东西。






“怀旧”这词带着一点欺诈性,它其实是个相对较新的概念,直到普鲁斯特在100年前写下《追忆似水年华》前,它都不是个常见的创作主题。但现在,怀旧风已经席卷整个世界,它蛰伏在日常生活的角落里,被包装成商品概念,成为流行文化的创作土壤。


怀旧风的《怪奇物语》


怀旧(nostalgia)的说法诞生在17世纪,最初用来描绘瑞士雇佣兵思乡后的异常举动,当时的人们真心认为这是一种顽疾。后来在19世纪,它变成了一种和抑郁症关联的心理疾病。而现在,怀旧已经几乎不再有任何负面标签,对现代心理学来说,怀旧是个特定的研究方向。


从主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怀旧可能是大脑在面对环境变化时,用来处理焦虑的方式。



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改变,旧细胞被流逝的时间抽走,换成新的细胞,让我们的身体变成忒修斯之船。我们日夜成长,世界在周身飞速掠过,变化将我们撞击得东倒西歪;于是我们的大脑需要一个东西告诉我们:我们的存在是持续性的,我们有自己的根源,好让我们从中汲取安全感。



我们都来自一个逐渐消失的时代,这是我们身份的烙印;我们在时间中流过,时间在我们体内停留。所以当我们迷惘、无所适从时,会驻足望向回忆,从中寻找自我,以求不被驰骋的时流掀翻。回忆就是我们在剧变中的救生衣,所以当一个人越是成长,越容易陷入怀旧情绪中。


人们说,当有人把一个时代浪漫化时,就说明它已经结束了。所以怀旧同时也象征着与过去和解,我们会忘掉低科技带来的不便,忘掉折磨过我们的琐事,把一切蒙上一层浪漫的电子包浆特效,沉浸于其中,仿佛动物躲进窝。然后不知不觉间,在回忆里被世界甩到身后。



时间的齿轮继续向前,熵不会减少。慢慢的,我们也会变老,痛骂年轻一代的糟糕,怀念逝去的光阴,就像是我们的父辈对我们一样。可能有一天,我们也会和他们一样,同变化中的新世界和解,然后消融。


所以怀旧是轮回的,一些研究认为,世界每过20年,就会迎来一波强烈的怀旧潮,它属于每一代人,会在每一代人寻找慰藉与归属的路上不断重现。


80年代时,它催生了复古未来主义






但是,真的只是这样吗?


蒸汽波萌芽于2010年左右,在很长时间里,它都被解读成对80年代日本的怀旧。这说法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的,但当你去看蒸汽波在随后衍生出的各种风格时,会发现这些音乐除了怀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幻想。



现在再回去看蒸汽波的起源,你会发现,它实际上正是一群在90年代成长的人,于2010年,模仿80年代音乐搞出来的东西。80年代的音乐听起来不是那样的,不论是city pop还是迪斯科;它是《银翼杀手》和《Plastic Love》杂交后,再加入一些神秘的血脉。


蒸汽波的这种矛盾性,也曾引发过人们的好奇,人们不知为何这么多从未经历过80年代的年轻人,会沉浸在这种音乐中。这种复古的方式,和现在正发生的复古潮是非常相似的。



在传统的复古潮中,可能每一代人都会怀念自己年轻时所听的音乐,老一代人嘲讽年轻人的音乐与电影品味,实则可能只是怀旧情绪在从中作梗。


但当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理事会分析70多年来,50万首西方流行乐时,却发现近十年的乐曲在编曲的复杂性、配器和音色的多样化,以及调式的使用上,通通有了大滑坡。音乐在变得越来越简陋单调,混音也普遍变得扁平而大声,歌词措辞亦愈发俗气。



而以上这些指标,在60年代达到巅峰,这正是披头士、滚石和平克·弗洛伊德用先锋思想颠覆乐界的时代,各种现代主义艺术也在那时蓬勃发展,那时的音乐是大胆、张狂而实验性。



所以至少从死板的乐理和数据上来看,音乐没准真的在退化。


那有没有可能,如今的怀旧潮,真的不是我们的大脑在应对焦虑,而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很多新事物,真的太逊了?


在B站怀旧宅舞视频的评论中,你可以看到有人感叹倏忽之间,还以为这些视频开了工业风的滤镜,片刻之后才意识到原来这就是现实世界的色彩——我们已经快要忘记透过镜头看到真实世界的模样了。



电影艺术出现了一百年,这一百多年来,无数艺术家试图在摄影技术和理念上取得突破,就是为了用光影将人的脸庞拍摄出立体感。但在磨皮遍地飞的此刻,不论是vlog还是直播,都在趋近于单调的平面。


在模仿N站与A、B站早期的视频下,更多是友善玩梗的评论。它们带着复古的中二和幼稚气息,可以在大声朗读后让人钻地而亡。但它们同时也是远离巨魔化的抽象互联网言论的,不会出现撕逼和抬杠,一道复古的滤镜勉强把它和现状隔开。



所以这场正在我们周身蔓延的复古浪潮,真的只是一次单纯的怀旧吗?它更像是厌倦了所谓现代文化的人,做出的反抗。


人总是喜欢给自己的下一代取名字,从垮掉的一代,到迷茫的一代、颓废的一代,但年轻人是注定勇敢且饱含创造力的。所以可能,这种奇怪的“复古风潮”,单纯只是一群人无法再忍受垃圾文化了而已。



蒸汽波诞生后,发展的方向并不是越来越深入80年代,而是越来越远,直入梦幻、伸向未来,以及人类未尽的航空梦。太空波、苏联波……被这些音乐感染的人不是在怀恋过去,而是在期盼一个人类联手征服宇宙的时代降临,哪怕这个时代从未出现,它只有一半虚幻的身影存于过去。



在同样的世界里,360P的屏幕后,EVA还没结束,绫波丽对着第四面墙微笑,明日香在舰船上大喊八嘎,史派克与他的同伴缓缓驶过木卫三的星际之门。诗意的霓虹,流淌在晶体管的回音中,电波在这里的传播距离很短,可以远至银河边缘,但近到无法传递恨意、站队和扣帽。在劣质的画面上,初音跳着元气的舞,向她伸手,你只会被冰冷的屏幕隔开,留下惋惜,永远触不到塌房和内讧。



这个时代从未存在过,过去是落后、不便的,充满上个时代的苦难和肮脏。但它有自己的浪漫,这份浪漫充满创造力,温和而饱含希望——它是一部分人想要拥有的时代。


年轻的一代找到了这份浪漫,于是他们用它打造出了一次伪造的复古浪潮。这场浪潮从不是为了回到某个时代,真正被怀念的,是一种正被遗失的创作激情,一种生活和艺术的美,以及对杰作的简单享受。


@三点水www


在这个被浪漫化的时代外,是一切都合乎情理的科技进步。算法让人们的爱好趋同化,人们不再像寻找宝藏一样发掘未知的爱好,发掘到的爱好也不会像箱中的宝物般不受打扰;对流量的渴望,让一切都在追逐破圈,粗暴地打碎一个个小众爱好者的避难所,把它们变成内核相同的营销材料。


正如我们的音乐变得越来越重复,重复着同样的调式,同样的和弦走向。因为科学告诉我们,传播要依靠曝光效应(mere-exposure effect):让大脑不断听类似的悦耳旋律,它就会越来越习惯它,喜欢它,因为这让它感到安全——于是你上瘾了,哪怕听到的千首歌,实际上只是一首歌的变体。


@煤氣波


所以有时,它们只想让身处其中的我们大喊:你们的科技无聊透顶,你们的时代烂透了,这里没有量子涨落的奇迹,没有加加林拥抱宇宙的触动,没有天马行空的赛博空间。你们有的只是……算法和推荐,出圈和爆火,热搜与限流,以及所有未被说到的一切。


中肯吗?当然不,时代的进步是不能被否认的,但这是一种复古的朋克式愤怒。我们被困在时间的迷宫里,伸手触及,仿佛能触到那道光亮,它也许在那儿,也许遥在天边。但我们抓不住迷宫中的光,于是只能望向身后,从回忆中找到零碎的浪漫花火,将它们拼凑成梦中的乌托邦,它们便成了复古的浪潮。


@蜡笔巴拉巴拉新


有些像中世纪边缘的人们幻想自己生活在辉煌的古罗马,而这些人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一场关于创新,而非怀旧的运动。


我们怀念创作的质感,所以在N站的弹幕中追求复古;我们怀念真实,于是在宅舞中追求复古;我们怀念无拘无束的乐趣,所以做回了最初的鬼畜;我们怀恋的是从不曾存在的事物,但这没关系。


@阿音アイン


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角,他逃离学校,闯入成年人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夺走了他的纯真,它没有治好他的孤独和伤痛,反而彻底捏碎了他关于归属和爱的希冀。最终,在成长的阵痛中,他无处可去,只想成为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在阳光下的田野中,保护小孩不掉入悬崖。


麦田里的守望者,也是从不存在的职业,是他在回望童年时,用回忆杜撰出来的事物。它源自他对成长的抵触,成年人的世界确实是肮脏的,所以他总是怀念童年的单纯,在博物馆的“时间凝固展”前驻足不前。


Georgiana Romanovna


这个职业象征着阳光、救赎和温暖,一种简单的幸福,就像这场迷茫而奇怪的复古浪潮——这本书,来自另一个时代的作家,献给他那一代的迷茫年轻人。它虽然看似和蒸汽波、复古浪潮没什么关系,但仔细想想,两者也可以很类似。


世界的雕塑上,生长着一代人的铁锈;但有一天,铁锈也会掉落,雕塑会重新露出艺术品的表面吧。



-END-



往期推荐


原文地址:点击